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会理职校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实训能力

年以来,国家政策频频在职业教育领域发声。同年2月份,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同年10月,两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我州按照“职业教育一盘棋”的思想,谋划、推动职业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作为,努力营造“人人出彩、技能强国”的社会氛围,使凉山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服务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服务于凉山生态保护区协同发展战略,以大视野、大担当推进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实现职业教育与凉山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对接,与凉山的支柱性产业相对接,与地方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相对接。

从“量的发展”到“质的飞跃”

从年会理师范学校成立招生到今天,凉山职教发展走过了70多个春秋。一项项惠民的教育新政颁布实施,一座座崭新校舍拔地而起,展示着凉山职业教育发展稳健的步伐。

年,凉山职业教育发展迎来变革,那一年《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的决定》出台,计划三年总投入职教攻坚经费1亿元。每年设职业教育攻坚专项经费万元。十年间,中央、省、州共计投入万元,县级投入6.5亿元,全面加强了16所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全州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大幅增长。

这份沉甸甸的职教民生大投入背后,寄托着州委、州政府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的厚望,更助力着优质均衡职教发展格局的逐步完善,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蓝图成为现实。

翻开凉山职业教育发展的画卷,“稳中求进”是近年来凉山职业教育工作的关键词。年是构筑凉山职业教育“鼎兴之路”的开局之年,乘着“职教20条”颁布的东风,我州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合力。这一年,凉山各中职学校为当地主要产业共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人,为当地培训技术技能人才人,学校师生参与当地产业发展或结构调整技术攻关人次,产生经济效益.76万元,中职教育服务于地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增强。

输才引智为乡村振兴献“技”赋能

当下,乡村振兴正阔步前行,我州职业教育也紧跟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步伐,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我州针对农村需要的产业设置专业,比如种植、养殖、农产品精加工、农业管理和经营、电子商务……据悉,凉山州中等职业学校共开设专业55个,含个专业点,其中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开设的专业有31个。

凉山州职业学校转变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方式,在培养学生时,聚力面向乡村需要的、职业教育能做的、学生愿意去的“找交集”——围绕乡村基层治理、创新创业等需求,在学校系统训练当中,针对农村应用场景进行实习实训,培养乡村振兴的“种子选手”。

走进车间,走进田地,走进养殖场,走进大自然,走进实训室……我州各职业学校结合教学计划让学生真正走出去开展实践。

年1月,全州17县市的名村干部齐聚凉山州农校集中“充电”。近年来,凉山州着力干部素养提升,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随着凉山州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的全面实施,我州乡村振兴的底气更足、力量更大。

年,全州各中职学校为当地主要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人。学校师生参与当地产业发展或技术攻关人次,产生经济效益万元。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让职业教育更好发挥“扶技、扶智、扶志”的作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搭建平台共建共享优质资源

近年来,凉山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朋友圈”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向这里汇聚,再加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探索教育改革创新,教育质量逐年走高。

年9月,凉山州职业教育集团成立。集团已成为促进交流合作、推动职教改革、实现资源协助共享的职教战略联合体。凉山州职业教育集团建立了跨行业、跨地域合作的职教战略联合体,组建起了集川内成都、德阳、绵阳、广元、泸州、宜宾、南充、攀枝花等8个地市州和重庆、佛山等地共47家企业、高校、中职学校、行业协会组成的大家庭。

年,凉山州中等职业学校参与的职教集团数15个,参加本州牵头的职教集团学校数15个,参加本州牵头的职教集团企业数47个,参加本州牵头的职教集团专业数11个。集团化办学模式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推进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

新一轮东西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凉山职业教育发展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年4月起,根据中央东西部协作决策部署,宁波接棒广东佛山对口协作凉山州,去年8月,宁波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名师对凉山州中职学校开展远程教师培训活动。甬凉两地连线,现场同步直播。这是宁波市职业教育探索对口协作的一种全新模式。去年9月,凉山赴宁波就读中职学校的第一批学生从凉山出发,分赴宁波11所中职学校就读。从遥远的凉山,到东海之滨的宁波,此行于他们而言,是求学之旅,更是通向更广阔世界的旅程。同时,宁波市2所高职院校、8所中等职业学校与凉山州2所高职院校、8所中等职业学校缔结职业教育联盟,遴选凉山州10名职业学校校长到宁波挂职锻炼,开展全方位协作,实现结对双方协同发展。

名师引领打造优质师资力量

年4月,凉山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举行。近年来,我州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名师学术引领、实践指导、行为示范作用,实现“培养一个专家,带动一门学科、引领一个团队、结出一批成果、辐射一个区域”,努力提升凉山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变考生既有压力更有动力,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和队伍建设为职业教育发展孕育了良机。

今年3月23日,德昌职中举行了“四川省许德权卓越校长工作室”“凉山州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张朝银名师工作室”启动揭牌仪式;今年3月28日,凉山州首个中职“名班主任工作室”启动并举行授牌仪式。凉山职业教育培养并集结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以名师工作室为阵地,进一步提升本区域内职业教育领域的引领辐射作用,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新方法,以名师引领发展,以教研驱动创新,以高效、务实的作风为发展沉淀实力。

近年来,凉山着力畅通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全州每年举办一次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为职校学生“能起来”搭建了平台。

产教融合谋发展校企合作促双赢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主体。年3月,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多部门负责人前往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和联盟内高校进行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实地考察交流。在校企合作中,“校热企冷”一直是个大难题。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创新实施了“引企入校”模式。校企合作共建中,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与数百家省内外优质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以人才共育、师资共培、基地共建等方式,实现了学生得技能、企业得人才、学校得发展的共赢局面。“把课堂搬进车间、把车间搬到学校”的模拟教学与实际操作,让学生的技能得以大幅提升,打开了就业的方便之门。在浙江和江苏两地的制衣车间里,盐源县职中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大企业的工作模式和节奏。在这里,学生们能发挥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自年以来,凉山州共计投入近16亿元用于职业院校基础设施提升、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等建设。年,大小凉山彝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正式实施,据统计,彝藏区“9+3”首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截至年末,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累计惠及贫困学子3.2万名,毕业学生1.6万余名,平均就业率超过95%。据悉,凉山有近1.7万名学生在30余所“9+3”学校就读,我州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诠释创新、高效、精细的新时代职业“匠人”精神。

目前,全州有中等职业学校16所,开设了汽修、数控、护理、学前教育、旅游等50余个专业,州内中职在校学生达到了3万多人。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紧跟市场,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群,提高专业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目前全州中职在原有50余个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了智能制造、汽车新能源、机器人、电子商务等方向,康养护理等专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专业重心向农业、旅游服务业倾斜的特征日益明显。

今年,凉山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探索建立职教联盟,培养凉山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职业技能型应用人才。

相信随着我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凉山职业教育将为更高更强的“凉山制造”筑基。(记者央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