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以来,医院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多举措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在思想上不断筑牢干部职工民族团结意识,开展了义诊活动,为各族群众、学生免费义诊。开设夜间中医特色门诊,开设便民服务中心,恢复老院区门诊,抽调职能科室人员主动下沉临床一线,参与门诊导医导诊服务,进一步改善群众的就医体验,解决就诊难题。

依托中山大学定点帮扶,全面提升医疗水平。医院“院包科”帮扶及中山七院“组团式”模式,集中选医院的专家团队长期驻院帮扶及中山七院每季度“组团式”帮扶,医院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增强。医院门诊病人较年增长21.27%;手术增长23.07%。

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着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医院医共体总院以深入推进“数字凤庆”为契机,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慢病健康管理为切入点,积极推进“智慧医共体”建设,目前“医院医院”已正式授牌,医院“医小凤APP”平台应运而生。

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显著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患者客观需求为导向,综合运用医疗、宣传等手段,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模式、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预约诊疗服务机制、建立医共体内部的便捷转诊通道。乡镇上转患者逐年减少,医院紧密型医共体总院下转患者逐年增多,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作者:雷忠林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黄平

来源:民族时报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