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447.html
新中国成立以前,攀枝花区域民用食盐由盐商经营,依靠人背、马驮运入,盐税屡增,盐价昂贵,60斤大米或10个鸡蛋才能换得1斤盐,故有“斗米斤盐”之说,边远地区居民常受淡食之苦。
新中国成立后,盐业由国家经营,利用马帮,从康盐、浪盐产区运入,设点销售。
攀枝花建市之前,原盐供应渠道:
一是桥盐,产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或犍为县盐矿,分块状桥巴盐、颗粒状桥花盐、加碘精制盐。
二是康盐,产于四川省盐源县盐厂,有碓窝盐、块状康巴盐、颗粒状康花盐、加碘精制盐。
三是浪盐,产于云南省禄丰县一平浪盐厂,分筒盐、花盐、加碘精制盐。
四是其它盐,湖盐产于新疆、青海、内蒙古地区盐场,海盐产于天津市汉沽,江盐产于四川省会东县消塘区,淮盐产于江苏省淮北盐厂,仁盐产于云南省永仁县,调味盐产自四川省自贡市矿盐研究所。
年开始攀枝花从云南调入滇盐,年米易、盐边两县除川盐、滇盐外,还从西昌调入淮盐和湖盐,年调入大粒海盐,年轻工业部改变供应渠道,由乐山五通桥或犍为调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