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藏族自治县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东跨雅砻江,西抵贡嘎山,南临金沙江,北靠甘孜州,全县平均海拔米,相对高差米。木里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自治民族,包括彝、汉、蒙古、纳西等21个民族的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木里有我国成片的原始林区;木里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习俗,具有很高的旅游品位,开发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的潜力很大。

悬崖陡坡上的牛,估计要比岩羊还要有胆量和耐力,庞大的身躯还能够如此的轻盈,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从云南三次进入木里,洛克被木里域内自然风光、民族特色、宗教信仰深深的吸引。年,洛克在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文章,把木里称为“上帝的后花园”。今天笔者就带大家走进“上帝的后花园”,一起追寻洛克梦中的“香格里拉”——木里。

被称为“香格里拉腹心地带”的凉山州木里县,木里县城位于陡峭的山坡上,这里的景色是集灵动和静美于一身,动静相宜则是最大的极致,而相得益彰之中,既不失温婉恬静、轻盈飘逸之秀,又不乏磅礴大气、狂野奔放之美。

木里的街道大部分是陡坡,我们走在路上,时不时有人问要不要搭车,卖水果的摊子艰难地支在路边,包头巾的妇女穿着汉族衣服,但我一眼就能认出她是彝族。再有卖小饰品的人,他们大体一致的肤色和着装,跟彝人说彝话,跟汉人说汉话,跟藏人说藏话。是不是小县城的白天都是一样的这般,谋生者占满了每一个角落。他们身上背着同样的标签:谦卑勤劳疲惫顽强。

生活在哪里都是一个模样。即使住在风景优美的地方,人们也要像蚂蚁一样奔忙。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看风景。洛克梦中的香格里拉,洛克曾说过:木里大寺是雪山下最美的寺庙。木里大寺的整体格局显得大气磅礴,宏伟壮观,令人眼前一亮。

洛克线的海拔高度——最高垭口近M,多个营地在M以上。重装穿越,难度和希望并存,风险与诱惑相伴,寻求刺激的人自然心向往之。但洛克线归来,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海拔高度。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徜徉,可邀请你的女伴(或男伴),静静地享受一下这有如世外桃源般的别样滋味,让你的爱情从此有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让你感到从没虚度光阴,爱情在那一瞬间成为永恒。

当思想和灵魂融入这里的时候,那种难以言说的美丽当中,为之心旌摇荡,为之酣然沉醉,你就会发现,什么语言在那时都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那一路上随风而舞的经幡,莫不是在昭示着我们,在洗涤着我们内心浊念,以净化我们的灵魂。

阳光晴朗的时节,我们放眼望去那对面山中的美景,其间不乏人间的烟火,菜园菜地也仿佛就是如那美景天成,这眼前的一切,都是显得那么宁静而祥和,好一处都市里难见的自然天地,这里就是不染纤尘的方外净土,啊,香格里拉的神秘之地,木里。

越是最艰辛的,也就越是最值得的,而那些上旅途的艰辛和穿越时候的那些曲折,其实原本就是我们此行的美好回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大自然的意义,就是在于,在行进之中的人,不在于这个人当时他看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而是在消化这些对内心产生的影响,要过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慢慢显露出来。我想我们的感受也不过如此罢了。

这里的美妙就在于,希望就在前方的某个未知的前方。却是在不知道的地方,总是会有一份惊喜或许等着你。而这些惊喜,比你预想的会更多。因为远方,一无所有;所以远方,也就应有尽有。

洛克线上的,让我脑海里时时刻刻在记忆中盘旋萦绕的还要就是那身躯瘦小,脸庞黝黑,步姿轻盈,略带几分羞涩的藏族追风的少年学生们,他们是那样的纯洁而清纯,又是如此的尊重和敬重身穿军装的我,显然,这是对金珠玛米的爱,主动的立正和敬礼,是那样的自然养成,又是那样的正式和由心的表现,没有丝毫的造作,很是让人感慨,真是未来祖国的希望,西藏的未来建设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