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大山的感情能有多深?
滴……答……滴答……6月4日凌晨4点,民兵乃江扎什被滴滴答答的响声惊醒,他有点不敢相信,竖起耳朵仔细听着简易棚外的动静。转瞬,“滴答”变成了“哗啦啦”。他一把抓过军大衣,翻身起床,冲出棚外,直到伸手接住了清凉的雨滴,狂喜才真正漫上心头。
天降甘霖!
从今年2月开始就坚守在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里尼村热念防火瞭望点的7个人热切地期盼着这场雨,他们守护着的10万亩森林也迫切地渴望着这场雨。
雅砻江镇10个月没下过一滴雨了。
“索玛啦~呀啦里索~”清晨7点半,简易棚里的守山人们陆续醒来,谈论着正在下的这场雨,愉快地唱起山歌。守山员苏朗次尔点燃火塘中的篝火,乃江扎什就在篝火旁“哐当、哐当”打起酥油茶,炊烟袅袅。
滚烫醇香的酥油茶入喉,一天的守山工作又开始了。
今晨轮到民兵边玛次尔和生态护林员次仁龙布巡值瞭望哨。从简易棚露头,冒着细雨,趟过已显泥泞的防火通道,向前米,再爬十分钟的山,就能到附近海拔最高的山头,瞭望哨就设在那里。
密林里,原本已经干得几乎一捏即碎的植物们拼命地探着头吸收天地的滋养。次仁龙布也探着头看见了不远处一夜之间舒展开来的粉艳索玛,一个不留神,脚下一滑,摔倒在地。
生命真是不可思议,昨天还干巴巴蜷缩成一团一团的枯黄地衣,此刻吸饱了水,肉眼可见地迅速扩张,复苏绿意。次仁龙布心头一动,爬起身将把他滑倒的那丛地衣细细移到小径旁。这里原本打算修条从山脚连到瞭望哨的路,可这一片每年松茸都长得特别好。
三步并两步攀上瞭望哨,目之所及,远山如黛,薄雾轻胧。可次仁龙布和边玛次尔不敢大意,拿起望远镜一点一点扫描群山。
上午10点过,雨势渐收。留下两人准备午饭,里尼村村支书鲁让益西、民兵撒达、纪检委员彭美强骑上摩托车开始分头巡山。
彭美强沿着防火通道向西而去。路过一处消防水池,停车查看。今年天干,雅砻江镇想尽办法保证一直装满水的消防水池,一度也成为森林里锦鸡、松鼠等野生动物们的水源。为了减缓消防用水的蒸发和流失,雅砻江镇的消防水池里都铺设了一层油胶布,渴晕了头的小动物们极易跌下几米深的水池爬不出来,彭美强就在巡察范围内的每一个消防水池里都放进了粗长的树枝。
水满树枝在,彭美强满意地前往下一个水池。
时值正午,雨又下了起来,雅砻江镇党委书记彭显文、镇长斯达扎西和里尼村支部副书记曹健华巡山到了热念哨点。正值饭点,一群人围坐火塘,吃着土豆,喝着酥油茶,闲话家常。
“健华你的贷款咋个样了?”从简易棚出去,四通八达公里的防火通道、28公里的摩托车路,是鲁让益西和曹健华今年年初五就发动全村人,用几个月一起抢修出来的。刚开始修路时,财政资金一时半会儿没有全部到位,可工期拖不得,尼里村20万亩森林等不得,曹健华背着众人,私自到银行贷了30万元,租了3个挖机,硬是没有耽搁一天进度。
“次尔,想女朋友没得?”边玛次尔女朋友在克尔乡,平时山里几乎没有信号,几个月没有见着边玛次尔面的她,始终默默支持着他,一直为男朋友在当民兵、为把山守好而感到骄傲。
“美强,你现在还怕火不?”彭美强多年前就开始参与护林防火工作了,第一次遇到火情的时候,彭美强十分害怕,可多年工作下来,他已然成为护林防火方面的“专家”。
“‘艺术家’现在还在做根雕不?”今年50岁的苏朗次尔是根雕艺术爱好者,12年前开始自学根雕艺术,成为远近闻名的根雕艺术家,好的作品能卖到三、四千元。因从小亲近自然喜爱根雕,因喜爱根雕更加热爱森林的他成为了守林员。
……
“虽然条件艰苦,但你们要把这里打造成自己的家。”吃过午饭,彭显文一行要前往里尼村另一处瞭望点巡察,观察到简易棚周围空地土质不错,建议守山人们撒上菜种子。
今年刚过完春节,这支由基层干部带头,民兵、护林员和守山员搭配的7人小分队就组建起来,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辟出简易棚和瞭望哨这两方小天地。7人排班,瞭望哨24小时2人4班倒,其余人员机动巡山,几个月如一日地守护着这片森林。
条件不可谓不艰苦。简易棚和瞭望哨都是就地取材建成的“木樏子”。10平米左右的简易棚分成两间,一间正中挖了个火塘作厨房,一间两边离地几十厘米嵌入木板作床为卧室,周围木墙上用油胶布堪堪遮住挡风保暖。简易棚尚有油胶布,5平米左右的瞭望哨只在一角铺着厚厚的松针。夜里气温极低,刺骨的山风呼呼地舔过;白天日头暴晒,一个个汉子晒得黑红。工作任务繁重,没有任何现代娱乐,通讯基本靠对讲机,缺少蔬菜水果,守山人一个个口舌生疮……
这只是里尼村三个瞭望哨点之一。
1月,凉山进入森林防火期。雅砻江镇地广人稀,常住人口人,森林面积亩,牧草地亩,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压力巨大。为确保不发生火情,一旦任何一个山头发生火情,能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让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峭壁间两小时内赶到火点“打早打小打了”,雅砻江镇在全镇范围内,兴修消防通道、摩托车路,埋设引水胶管,网格化设置了18个像热念这样的防火瞭望点。实行镇村两级干部下沉,带领民兵、守山员、公益性岗位等共计名人员驻守在各哨点,一边修建各类防灭火基础设施,一边昼夜无休开展巡山护林工作。
7月1日,防火期结束,雅砻江镇未发生一起火情,守山人陆续回家和阔别已久的亲人团聚。
7月20日,正是晴雨相间的好天气,松茸闻风而动,可劲儿生长。次仁龙布、乃江扎什、撒达等又沿着防火通道回到了简易棚,开始捡松茸,连续三个月的松茸生长期,每个人平均能给家里带来上万的收入。苏朗次尔在成都的小孙子放暑假回到了他身边,苏朗次尔每天带着小孙子丛林探险,享受亲近自然的乐趣……
一滴雨,一叶草,一簇鲜花,一声虫鸣,都是大自然对山民的馈赠。
生于斯,长于斯,予舍予得,唇齿相依,山民深谙其中智慧。
在问及为何要贷款,为何要坚守,为何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孤独时,这群最可爱的人给出了统一的坚定回答:
“我们的大山,我们的家园,我们来守护!”
文图/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蔡晓华程宗萍李芳沁马楠
编辑/李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