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课程走进盐源县平川镇小学
年4月,在盐源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的大力支持下,盐源县平川镇小学少年宫立足学校均衡发展设施设备等教学资源,利用推广开设第二课堂的契机,决定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学校第二课堂服务体系。
人工智能课程
我校人工智能课覆盖三四五年级13个班级共计余名学生。为充分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我校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分设“少儿编程”“开源工程”两门课程,分别从计算机编程和工程机器人实践两个角度切入,引入项目式教学法,寓教于乐,在人机互动、动手实践和小组合作中将计算机、数学、物理、逻辑学等学科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中。
少儿编程课,通过图形化编程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认识代码、理解编程思维,普及计算机使用常识、编程常识,提升逻辑思维力、空间想象力、人机互动力和创新意识,树立并培养编程思维,增强编程能力。
开源工程课,注重“观察-思考-计划-执行-完善”这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养成,通过小组参与式学习创作各种机器人、航模,普及电学、力学等物理科学常识,提升逻辑思维力、实践创造力,树立并培养学生工程科学思维。
少儿编程课
初识动画/游戏制作
本次课通过简易动画、游戏的制作,引导孩子们进入编程世界,初识移动、循环、侦测和面向代码,学习代码的拼接与拆除,使用键盘控制编程角色,实现编程人机互动。
开源工程课
旋转星球/地球仪
本次课通过小组共同思考创作旋转星球/地球仪,引导孩子们直观地了解了我们居住的地球,认识自转与昼夜交替、公转与四季更迭的关系,了解地轴,同时通过实践过程初识电池正负极、电路连接与电流、电机、热熔胶枪。
END
盐源县平川镇小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