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的草莓刚刚上市,
就被出血热“碰瓷”,
送上了热搜。
近日,西安出现多例出血热患者,
“吃草莓会得出血热”的流言随后开始在社交媒体流传。
到底什么是出血热?
出血热是否会人传人?
吃草莓真的会导致出血热吗?
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科普。
NO.1
什么是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
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鼠类为其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
我国主要为野栖的黑线姬鼠和以家栖为主的褐家鼠。
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较重,
发病人数占世界报道的汉坦病毒感染病例的90%以上,
我国年发病数最高曾超过11万,
近十年来我国年报告发病人数一直在2~5万左右,
新疫区不断出现,
并时有暴发流行。
四川省年以来,
出血热的报病数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全省除盐源县外的报病数均比较低,
成都市出血热每年零星散发。
NO.2
哪些人容易得出血热?
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发病较高,
其他人群也都有可能发病;
一年四季均有流行性出血热发生,
但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呈现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
11月份是每年发病的最高峰;
有明显地区特性,
疫情主要集中在陕西、东北和华东地区。
出血热主要传播途径是鼠类通过其唾液、尿液、粪等
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咬人等途径,
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
比如被老鼠咬到、
或食用了老鼠爬过的食物和水,
接触到带有病毒的老鼠血液、尿液、粪便等,
都有可能感染上出血热。
人群普遍易感,
在常有野外工作的农民,
或从事农业产业、
粮食加工的工人以及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
此外还可以通过恙螨等螨虫传播或胎盘垂直传播。
NO.3
得了出血热,不能怪草莓
得了出血热,不能怪草莓,
是因为老鼠的排泄物污染了草莓,
从而导致人感染,
都是老鼠惹的祸。
而且出血热也不会人传人。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2周,
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
发热常在39-40℃,
发热同时即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多表现为头痛、腰痛、眼眶痛(合称“三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
此外,
还伴随毛细血管损害,
如充血、渗出和出血现象,
皮肤充血潮红主要见于颜面、颈、胸部(合称“三红”)等部位。
NO.4
如何预防呢?
目前要以科学灭鼠和预防接种为主,
包括:灭鼠防鼠、灭螨防螨、随时做好居住地环境卫生,
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
不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
在草地、田地等地方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
前往疫情高发地区建议做好疫苗接种。
专家表示,
该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肾功能损伤为主要表现,
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
对治愈该病尤为重要,
大家不必紧张!
来源
人民网四川、成都商报、川观新闻、光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