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前所乡可以说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11月上旬,在盐源县前所乡,亩菊花基地即将迎来大丰收,前所乡党委副书记张露霖表示,几年来当地探索出了“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道路,全乡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前所乡是凉山州盐源县最靠西的乡镇,位于四川、云南两省交界地带。交通不便和气候环境恶劣,导致当地产业发展滞后,一度是四川深度贫困乡镇。
“当时来到这里,每天思考的问题是,怎么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脱贫。”张露霖回忆,年底,他从成医院来到前所乡挂职。作为扶贫干部,经过调研和考察,他决定在乡里发展“一村一品”——每个村子因地制宜搞种植养殖产业。
年初,医院申请了10万元产业发展启动资金,试着动员前所乡逗乐河村贫困户试点种植特色中药材。
“逗乐河村过去多数村民都喜欢买彩票,就想着一夜暴富。”张露霖说,为了改变村庄的风气,他决定先从贫困户卢有生“下手”——他和卢有生签订承诺书,来了个种植药材“比赛”,“我种一片,卢有生种一片,看谁种得好。”张露霖笑着说。
随着药材一天天成长,土生土长的卢有生不愿输掉“比赛”,一头扎进地里,泡地、翻地、施肥、盖地膜、除杂草……到了秋天,迎来丰收,他的纯收入达多元。
村民们看到了卢有生的收益,纷纷找到张露霖,让其帮助指导中药材种植。经过两年发展,如今逗乐河村建起了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一期亩的海椒基地也实现了丰收。
逗乐河村的发展,也带来的前所乡其他村子的“跟风”。年底,逗乐河村种植中药材的消息传到中村后,该村也决定发展产业。随后,他带领着中村村组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共计20余人,浩浩荡荡去了云南省宁蒗县,到当地种植大户的种植基地实地考察中药材。
如今,前所乡“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已现雏形。上村亩菊花基地即将迎来大丰收,中村亩中药材也签订了收购订单,逗乐河村的亩海椒早已销售到了远方,龙洼村的多头牛羊即将出栏。
前所乡的“一村一品”,也是四川大力发展产业扶贫的缩影。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四川每个贫困县都建有现代农业园区、每个贫困村都有集体经济,全省共推出优质农产品品牌个、区域公共品牌12个,有力助推了贫困地区发展。(何军王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