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日前,四川出台《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意见》从脱贫攻坚、基础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民族文化发展、生态保护、民族团结、民族事务管理水平等九个方面入手,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关键词:脱贫攻坚
发展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全域旅游
《意见》明确,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民族地区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建档立卡贫困村。重点实施生态保护扶贫,设立生态公益岗位,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脱贫。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和“互联网+”产业扶贫、电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工程,拓宽群众增收致富门路。承接好广东、浙江两省对口支援我省藏区、扶贫协作我省彝区工作,协调支援省、市将对口支援资金和项目向基层倾斜,向农牧民和贫困人口倾斜。
要推动脱贫攻坚,积极发展优势产业是重要一环。《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着力推动民贸民品发展,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同时,要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加快九寨、国道/、环贡嘎、环亚丁世界旅游目的地和攀西阳光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
关键词:民生工程
加快民族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民生工程建设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意见》,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要加快民族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到年,实现所有县(市、区)至少形成两个三级及以上的对外公路通道。促进通讯及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到年,基本实现民族地区行政村村村通光纤和4G网络覆盖。
从哪些方面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快解决民族地区群众安居问题,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少数民族劳动者技能,保障民族地区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将符合条件的民族地区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提高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加大第二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等项目的实施力度,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关键词:文化内涵
培育一批山地、生态、旅游城镇等特色城镇
在发展过程中,《意见》也考虑到了对保护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内涵的保护。
在村寨建设上,提出加快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培育发展一批山地城镇、生态城镇、旅游城镇等特色城镇。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民族特色小镇建设,积极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色的村寨。
在推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上,提出要加强民族文化保护,着力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大力发展民族语言文字事业。推进民族地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少数民族文化传习馆及传承基地,建好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示范户,培育民族传统文化带头人。
此外,《意见》还指出,要加强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在民族地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逐步建立流域生态补偿、、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等。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李倩
来源:四川发布
想获取更多政务新闻及服务资讯,请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政务客户端——四川发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