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找不到工作,洪涝灾害又让15亩花椒几近绝收,要不是那么多的干部关心我家,帮我们想办法,可能今年真的恼火了!”11月12日,凉山盐源县梅雨镇龙家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二栋楼长马尔哈来到居民马海依莫家家访,马海依莫竖起了大拇指,“共产党,卡莎莎(谢谢)!”

时间回到今年3月2日,马尔哈照例来到依莫家走访,刚到门口,就听见夫妻二人正在争吵。他赶紧劝阻,待情绪稳定后,依莫道出了争吵的原由:自从年易地扶贫搬迁到安置点后,住上了新房子,夫妻两人一边在附近务工,一边抽空管理老家土地,开始了新生活。谁知今年疫情来了,两人找不到工作,没了收入,儿子又打电话说没生活费了,夫妻就吵了起来。

盐源县作为年全州4个首批摘帽县之一,今年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通过帮助贫困户“算账”的方式,动态监测“临贫”群体生活状况,快速研判调处存在的问题困难,第一时间消除返贫风险。

依莫家的情况得到了村、镇、联系县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采取有效举措,绝不能让依莫返贫!”镇党委、村“两委”班子召开专题会议,就如何防止依莫一家返贫事宜进行安排部署。

新村支部的党建月会上,经过党员干部举手表决,同意安排依莫在安置点从事公益性岗位,每月能领取元工资,解决燃眉之急。

稳定就业是根本。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开辟“绿色通道”,将依莫老公送到佛山务工,每月有近元左右的收入。

将依莫一家列入“临贫”监测对象。楼栋长每周家访1次,村支书每月家访1次,乡镇包村工作组每月家访1次,联系县领导每季度听取1次报告,帮扶责任人每半年开展1次第三方评估调查,所有工作力量聚焦家庭收支情况,做好数据收集研判,通过推算,如果发现达不到脱贫验收标准的情况,迅速逐级报告。

功夫不负有心人,依莫的丈夫在佛山找到了稳定的工作,4月底就往家里寄回了元钱,依莫松了口气。

随着7月以来普降暴雨,多地发生洪涝灾害。依莫老家传来坏消息——15亩花椒全部绝收。

马尔哈在例行家访“算账”时得知后,迅速按照既定指示逐级汇报,联系县领导召集民政、人社、保险公司等部门召开“临贫监测”专题会议,大家又为了依莫家忙开了:县民政局迅速赈灾,保险公司开展理赔,依莫纳入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培养对象,学习后被安排到就近的农牧合作社务工……一项项帮扶举措在1周内相继落实。

如今,马海依莫高兴地和马尔哈算起了账:洋芋收成斤,卖了元;苹果今年价不好,只卖了元;马上要过彝族年了,准备把老家的两头猪宰了,可能有多斤,市场上能卖元左右;丈夫打电话说攒了2万多元,依莫在合作社包装苹果每天能挣元。国家政策好,大的一个娃娃申请到了助学金,小的在梅雨镇读小学也不用交钱;看病更是便宜,上次娃娃生病住院只用了元,今年全家的生活开支在元左右,人均纯收入大概能达到元以上。

今年以来,盐源县累计排查出存在返贫风险的“临贫户”户人,通过“算账”进行全覆盖动态监测,再加上54个县级部门的通力协作、余名党员干部的真心帮扶,所有“临贫户”全部重启奔康“加速键”,用实际行动斩断“返贫路”!(文/图何俊宏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程宗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