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教育发展大会凉山日报钟源供图

封面新闻记者席秦岭见习记者周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终究需要人来推动,而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事业。

4月11日上午,凉山州教育发展大会在西昌举行。会议表彰了在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那些被表彰的对象,被当地人称为“燃灯者”。

凉山州教育发展大会表彰现场凉山日报钟源供图

表彰大会上,来自宁南县人民政府、雷波中学、盐源县职业中学等单位的六名获奖代表发了言。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榜样们分享的经验。

宁南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应德凉山日报钟源供图

宁南县长周应德:

四招破解教育资金和人才难题

宁南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应德分享了“在财力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宁南怎么保障教育发展”以及如何吸引并留住教育人才的秘诀。

他总结,在资金保障方面,宁南用了三个招术,分别是:第一招“四两拨千斤”,宁南县采用PPP模式融资5.2亿元,新建迁建扩建城区学校4所,使城区学校容纳能力提升了3.5倍;第二招“无中生有”,宁南县创新建立“企业建校、政府管理,产供一体、服务移民”良性发展模式;第三招“整合资源建学校”,整合库区5所淹没学校还建资金2.25亿元,在县城集中修建三峡白鹤滩学校,保障了移民子女接受优质教育,为移民移得出、稳得住打下坚实基础。

在吸引人才、稳住人才方面,宁南县将教师纳入目标绩效考核,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收入高于公务员平均收入,开展系列尊师重教活动,使教师成为宁南最受尊敬、最令人向往的职业。

布拖县乡村教师阿凉子拉

布拖乡村教师阿凉子拉:

“体教融合”拓宽乡村孩子成才路

在布拖的乡村,有这样一位“燃灯者”,6年前,他组建了布拖第一支校园女子足球队,为乡村的孩子打开了一扇窗,铺就了一条别样的成才路。

他就是布拖县拖觉镇小学的校长阿凉子拉。

表彰大会上,他分享了通过体教融合,拓宽乡村孩子成才路的经验。

阿凉子拉说,布拖女子足球队员在赛场上捷报频传,不断擦亮“布拖女足”这块金字招牌。

在近几年省、州各类校园体育比赛中,布拖县先后获得了凉山州青少年足球比赛冠军、四川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第七名、四川省“峨眉杯”校园足球比赛二等奖、四川省第一届“贡嘎杯”足球比赛雅安赛区冠军和总决赛全省第五名的好成绩。布拖中学、拖觉镇小学先后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他很骄傲地向大家报告,通过校园足球,布拖先后输送了60多名脱贫户、特殊困难家庭女孩到成都、绵阳、内江等地接受优质教育和专业训练。目前,3名女足队员入选省足球队,9名小学女足队员在省足球协会参加训练,35名女足队员在成都市金牛区接受优质教育和足球训练。

而他,将和他的同事们一如既往坚守岗位,在努力巩固提升校园足球成绩的基础上,面向省、州,创新推进“体教融合”发展路子,用更高质量的教育为乡村孩子打下更为坚实的发展基础,用更高质量的体教融合为乡村孩子铺就一条成长成才的道路,为全州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美丽新凉山贡献乡村教师的力量。

盐源职业技术中学校长康光海凉山日报钟源供图

盐源职业技术中学校长康光海:

围绕地方需要发展教育成关键词

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长康光海在发言中,多次提到了围绕地方需要发展教育的关键词。

他说,无论是学校建立专业集群,促进校地融合发展,还是紧跟现实需求,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亦或是立足地方优势,打造特色专业,都做到了一点:围绕当地的中心工作需要,为服务当地的发展大局培养人才。他举例,学校依托凉山职教联盟建立完善了10个大类39个项目项标准,筹措资金余万元,建立了6大实训基地。还开展各级各类培训39期,培训学员近2万人次,初步实现了“掌握一门技能,通过一人就业,带领一家脱贫,实现一户致富”的目标。

雷波中学校长徐华凉山日报钟源供图

雷波中学校长徐华:

要做真实的教育

在雷波这个偏远的小县城里,教育不仅改写了无数个孩子和家庭的命运,更促进了一个地区群众思想的蜕变。

发言时,雷波中学校长徐华特别强调“真实的教育”。他说,真实的教育是最有力量的。

“我们重视孩子的成绩,更应注重思维的培育与思考的价值。”徐华说,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艺,还要培养上进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更要培育灵动又丰富的灵魂。学校始终坚持“不放弃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育人原则,对每个孩子都予以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