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山脱贫攻坚战场上,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他们来自中央国家机关、来自四川省级各部委局,来自全省各地,来自广东浙江等省。在凉山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的时候,他们在凉山集结,在凉山六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们和凉山帮扶干部一道,同心而向,跋山涉水,攻关夺隘,成为脱贫攻坚的一支铁军。而他们在凉山留下滴滴汗水,串串脚印的同时,也把心留在了他们的第二故乡,把我国脱贫攻坚的新实践写在了凉山的土地上。
到凉山去到脱贫攻坚主战场去
年6月,四川省出台两个凉山脱贫攻坚的文件,《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和《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选派管理实施方案》,从12个方面采取34条政策措施精准支持凉山脱贫攻坚。文件决定,从全省选派多名干部组成综合帮扶工作队分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为期三年的脱贫攻坚和综合帮扶工作。
当年的6月20日,省综合帮扶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大会在西昌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向11个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授旗。
战旗猎猎,挥师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11支帮扶工作队,分别帮扶凉山11个贫困县,实现11个深度贫困县“一县一队”全覆盖。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要覆盖到县乡村三级,包括县级班子、县直部门、贫困乡镇、贫困村4个方面。
实施方案规定,省级帮扶工作队原则上工作队队长、副队长分别由挂职县委副书记、挂职副县级领导干部担任;工作队下设县直部门、乡镇、贫困村三个工作队,三个工作队的队长要分别挂职县扶贫移民局副局长、分管脱贫攻坚的乡镇党委副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三个工作队的指挥管理层级是县直部门工作队指导乡镇工作队和贫困村工作队工作,乡镇工作队统筹贫困村工作队工作。
把帮扶凉山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作,四川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
——省林业厅(森林草原厅)从厅机关有关处室、直属有关单位及全省18个市选派名队员奔赴凉山。
——省商务厅从全省各条商务战线上选派出了39名帮扶干部奔赴凉山。
——卫生健康是凉山脱贫攻坚的帮扶重点,省卫健委首批就组建了一支人的帮扶工作队伍奔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
凉山是农业大州,省农业农村厅更是派出了多人的帮扶工作队,针对凉山农业资源丰富的具体情况,在省农业农村厅这多人的队伍中,有农业产业规划专家,有农业产业技术干部等。
泸州市龙马潭区经济作物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邹才巨就是其中之一,在选派到凉山来之前,他刚刚被推选为泸州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农业人才,这一年,他已经61岁。他主动提交了要求参加帮扶队的申请。一年后的年,邹才巨因为在他帮扶的普格县大力推广发展生姜种植产业,被评为全省帮扶凉山的先进个人,《四川日报》在报道他事迹中,把他称为战贫“老姜军”。
铁军突击战地黄花分外香
年,省综合帮扶队进驻凉山一年后,凉山州表扬了一批综合帮扶队先进个人和集体。这次表扬的个人和集体中,有“十佳综合帮扶工作队员”“十佳乡镇工作队”“十佳驻村工作队”“十佳专业技术服务队”和名优秀综合帮扶工作队员。表扬的范围广力度大。四川省举全省之力,帮助凉山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实践在这些先进代表的工作中得到了具体落实。
作为“三区三州”之一的凉山,贫困是全方位的深度贫困,要攻克这个贫困堡垒,综合帮扶队伍身负重任。
如何用好这支队伍,发挥综合帮扶工作队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攻坚克难的铁军突击队先锋军的作用,这在脱贫攻坚中是一个新的课题。
人的队伍,来自不同的地区和行业,集结在一个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战场”,遭遇的将是一场又一场的硬仗,开启的是实现我国最大彝族地区历史跨越大战役。如何把这支队伍锻造成一支铁军,这本身就是一次攻坚战。
既是铁军,就要有铁的纪律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省委的指导下,凉山州逐步探索出了这支特殊攻坚队的管理模式,发挥攻克深贫堡垒特战作用的根本目的,凉山州从健全帮扶力量指挥作战体系建设入手,健全工作机构、完善运行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形成了以党建为统领的“治军带兵”方法。让每一支帮扶工作队高效运转,让每一个帮扶干部责任明确,任务清晰。
“雷波县斯古溪乡秦家湾村共有三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1亩,其中承包地亩。全村有户,人口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45人,贫困户57户人,低保特困户6户……”
这是来自泸县农林局综合帮扶干部任海在秦家湾村驻扎时所做的工作笔记。为了这短短的几十个字,任海走遍了秦家湾村的田间地头、走进了户人家。在这些工作笔记之后,他撰了《雷波县斯古溪乡花椒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并把这些思考与想法付诸实践。建立了两个采用矮化密植丰产技术的标准化花椒示范园,开展花椒种植新技术培训,村里的0余亩的花椒园重新焕发生机。
年7月3月2日,国家电网帮扶的喜德县阿吼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第二届分红。这一次,全村村民分红16.8万元,贫困户每户分得元,非贫困户每户分得元。
在盐源县盐源民族中学,来自大英县的援彝教师张清所任教的班级,-学年度贫困生有效转化率达到75%以上,全班学生英语平均成绩提高了16分。而张清老师是带着还在襁褓中八个月大的孩子来到凉山帮扶的。
从产业帮扶,卫生健康、教育阻断,在凉山脱贫攻坚的各个领域,综合帮扶队全面出击,脱贫攻坚主主战场上,战地黄花分外香。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千里战贫困
在帮扶凉山的队伍中,除了来自四川的省综合帮扶工作队外,还有对口帮扶凉山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帮扶干部、东西扶贫协作来自广东佛山、浙江湖州的帮扶干部。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挂职扶贫干部宋刚是年7月到雷波县甲谷村挂职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从首都北京到彝族村落,从机关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是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的帮助下,落实了42万元的修路资金,年9月,该工程启动,仅一个月时间,修建了一条3公里长的通往山顶草场的产业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信访室干部王寿梗是年7月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来到了雷波县帕哈乡磨石村的。以后两年的时间里,他把自己看成了磨石村的“新村民”,和当地干部一道,尽心精心帮扶这个大山深处的贫困村。种植紫山药26亩、猕猴桃25亩、山桐子亩,驻村两年,王寿梗带着村民们种了亩地,王寿梗由一名机关干部成为当地有名的“种植能手”。到年12月,磨石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9户人全部脱贫。
精准扶贫开始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对口帮扶雷波县脱贫攻坚,一批又一批的帮扶干部来到雷波,一茬接着一茬干,全方位帮扶雷波县脱贫攻坚。
年9月,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林城镇姚洪坪斗村党支部书记杨光华等21名村书记收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命通知,他们将担任远在千里之外的木里县的驻村“第二书记”,这是长兴县帮扶木里县脱贫攻坚的创新举措,长兴县21名村书记与木里县的21名村书记结对,互聘对方为本村的“第二书记”,实现村级直接的直接帮扶。
浙江省湖州市是对口帮扶我州木里县的地区。一批湖州帮扶干部从江南水乡来到了西南木里藏乡。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党委委员李志云是其中之一,帮扶木里后,他任职木里县政府办副主任。作为一名来自乡镇的基层干部,李志云发现,木里脱贫攻坚的村组基层干部能力提升是关键环节。他把这项工作作为帮扶重点,向两个县的组织部门汇报,创新出了村级结对帮扶,精准培训帮扶的“第二书记”帮扶模式。
年9月,广东佛山市接棒广东省珠海市,对口帮扶凉山脱贫攻坚,一批佛山帮扶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来到了凉山。
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广彬,是佛山市鼎鼎大名的劳动致富能手,全国劳动模范。他领导的合作社在每年的蔬菜流通超1万吨,辐射带动当地多户农户。佛山对口帮扶凉山后,李广彬先后两次前往盐源县。年6月初,李广彬的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与盐源县当地4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框架协议。他希望通过合作社的销售渠道,把盐源的苹果、花椒、核桃等绿色高品质农产品在广东打开销售市场。同样是农产品公司的佛山康丰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冬阳每个月都要到凉山两三次,最长的时候在凉山一来就是半个月。大山深处有了越来越多南海企业家的身影。
在李广彬、刘冬阳帮助盐源农产品打开广东地区销路的时候,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推出的“组团式”医疗帮扶医院和医院。创新帮扶模式,医院完成了县医疗历史上的第一例腹腔镜手术。医院副院长孙医院医务科。他介绍说,经过帮扶后,医院开创出许多“第一”:创建新生儿室,填补县妇幼工作的空白;开创白内障手术治疗,日门诊量由最初的2-3人逐渐达到20人,形成品牌效应;筹建血透室,显著降低因病致穷患者的几率……
从华北到华东,华南,一批批帮扶干部来到凉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千里战贫魔。
情驻凉山此心安处是吾乡
夏纪毅是西南医大派驻昭觉县龙沟乡的扶贫副书记,在凉山帮扶第二年,他就认养了五个孩子。这些孩子称夏纪毅为“舅舅”,在彝族亲缘称谓中,“舅舅”的称谓代表着绝对的尊重和喜欢。
这五个孩子是阿尼米村一位贫困母亲的孩子,这个家庭顶梁柱早折,母亲带着5个子女艰难度日。夏纪毅第一次进村入户家访,看到贫困家庭,忍不住泪盈眼眶。在与妻子商量后,夏纪毅决定认养了这五个孩子,从此,夏纪毅和妻子喻小兰在大凉山深处有了“亲人”。春节期间,他把“大儿子”带到了泸州,让凉山的“大儿子”和泸州的家人共度春节,夫妻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