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盐源县位于雅砻江下游西岸,在四川省青藏高原东南缘,地理坐标为:东经°42′09″-°03′44″,北纬27°06′31-28°16′31″。盐源县地界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总面积.6平方公里。
近几年在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发现了玛瑙原石,当地人称其为“七彩玉”,外地人称其为“盐源玛瑙”。盐源玛瑙丰富多彩,常以绿、黄绿、粉红、紫为常见色,也没不知道的人管称呼它“紫绿玛瑙”,经常有人把陕西商洛洛南县的紫绿玛瑙混淆一起。
挖掘玛瑙原石本人从事玛瑙加工行业这么多年,对玛瑙有着相当深研究,采用专用设备研究将其比较,把盐源玛瑙通过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紫外、X射线粉晶衍射,通过可见光光谱分析,对盐源玛瑙的结构特征、宝石学特征和颜色成因进行了研究。
在设备宏观微观现象观察下表明,盐源玛瑙与陕西洛南县的紫绿玛瑙同具有玻璃光泽,有的原石半透明或微透明,折射率为1.54。盐源玛瑙相对密度为2.56-2.63,陕西紫绿玛瑙相对密度为2.64-2.66,盐源玛瑙和紫绿玛瑙的硬度均在6~7之间,紫外荧光为惰性。根据颜色规律总结,初步认为盐源玛瑙黄绿色为原生色,沿皮壳部分的红色为次生色。
盐源玛瑙和紫绿玛瑙主要是隐晶质,粒状结构,未发现纤维状结构。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盐源玛瑙颗粒十分细腻,难以发现矿物杂质。靠近原石皮壳处观察到有赤铁矿的成分,环形带状分界线在偏光显微镜下不明显。相对来说紫绿玛瑙颗粒细腻,在紫绿玛瑙的绿色部分中,有的能观察到绿泥石的共生料,在原石的其他部位发现了绢云母、方解石、黄铁矿等矿物杂质,同时还伴随着原石里的泥点包裹物。
玛瑙珠子串X粉晶衍射和红外光谱结果显示,盐源玛瑙主要成分是石英矿物质。在盐源玛瑙的红外反射图谱中出现两处波宽较大的吸收峰cm-1±和cm-1±,峰形圆滑,说明其结晶程度差,在cm-1处有不同程度的分裂峰,高频峰比低频峰略强。
通过KBr压片法测试盐源玛瑙主要为石英,测到方解石和其他矿物成分,紫绿玛瑙中测到了绿泥石、方解石的杂质成分。拉曼光谱测试中,证实盐源玛瑙为α-石英,盐源玛瑙中红色矿物测得的杂质主要为针铁矿、赤铁矿、纤铁矿,“水草花”部分主要为赤铁矿和纤铁矿。
紫外-可见光光谱表明,在紫色、粉色样品中均看见在nm有强烈吸收峰,蓝紫区呈全部或部分吸收。黄绿、绿色样品在nm-nm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在蓝紫区呈全部或部分吸收。
玛瑙切片通过颜色测量可以定量的表征盐源玛瑙颜色的彩度、明度和色调,为盐源玛瑙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n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