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在四川省盐源县城西北方的棉桠镇木邦营村部门前广场,每晚到了7点左右,欢快的音乐就会响起来,村里的锅庄舞舞蹈队、达体舞舞蹈队、广场舞舞蹈队队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笑意盈盈地跳着舞蹈。除此外,附近的群众每周还能观看上一场红色主旋律电影,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群众纷纷点赞。

跳舞、看电影,群众还不满足,又一头扎进了村里的农家书屋。

在木邦营村农家书屋,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很多对群众实用的技能类图书,一些年轻的小伙子、姑娘聚精会神地阅读。

“农家书屋方便群众在村部等待办事时,也能进行阅读。我们还会在广播中播放一些科普常识、农业小知识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木邦营村驻村第一书记罗伟介绍,今后还将为群众开展更多的文艺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让文化走进乡村、走进群众,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是木邦营村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道,木邦营村以整治木邦营村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不断提升木邦营村的“颜值”。

木邦营村新农村聚居点住户共有户,于年建设完成。新农村内有1处幼教点,并紧邻棉桠镇中心学校,因家长接送学生经常出现新农村内垃圾乱飞的现象,一直是环境治理的难点。驻村工作队发现此问题后,与村两委共同商议,组建了新农村清洁队,以村常职干部及党员做表率,同时加入公益性岗位人员,共同于每周五定期对新农村内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同时,工作队积极对接两所学校,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依托“小手拉大手”活动,将环境整治意识深入每个家庭,带动全村人一起参与环境卫生大整治。

多方努力之下,如今的木邦营村焕然一新,垃圾不见了,厕所变漂亮了,群众的幸福感进一步加强。

“环境变了,群众的风俗意识也应该转变。”罗伟介绍,驻村工作队依托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群众积极性,有机地将移风易俗工作融合在一起。工作队在坝坝会、十户联保保长会上组织村民一起学习村规民约细则条例,移风易俗相关政策知识。运用好广播、村部宣传栏公告、入户宣讲等方式宣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好人好事、节俭良好之道;张贴并利用红黑榜,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促进全村各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使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补齐了木邦营村文明短板。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得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

“后半篇文章的核心,在于项目的落地落实。”罗伟介绍,驻村工作队提供与村民零距离交心谈心,摸清了木邦营村村情、民情、产业结构、地理等情况,从中分析出木邦营村基础设施缺失情况、经济发展缺少项目等情况。庚即,工作队积极与县级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其中对接盐源县文广局协调到文化活动资金2.5万元,该部分资金更加完善地打造了木邦营村党群服务中心,同时用于开展达体舞、锅庄舞汇演等提升群众精神面貌的文化活动;与县农业农村局对接争取到东西部新型畜圈项目,该项目在村里修建新型肉羊畜圈29户(3万元/户),为群众发展养殖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同时还争取到农技培训经费2万元,已开展适合该发展的农技培训,培训范围约覆盖余人。

接下来,工作队将持续开展好党建引领行动,凝聚全村党员力量,提升传统农作物生产效益,积极与县里相关部门协调对村里现有土豆、玉米、苦荞等农作物进行种植技术培训,为增产增收打下扎实基础;其次发展好已种植的有较高效益的万寿菊、魔芋产业,积极拓展产业销路,适时扩大种植规模。

“我们驻村工作队双脚沾泥,扎根基层,将奋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用实际的行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木邦营村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罗伟字字铿锵。(记者戚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