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陈秋经济观察网了解到,作为苏宁下沉市场的利器苏宁拼购,在双11期间,推出百亿补贴、超级拼购日,1小时内,苏宁拼购订单量超过50万单,七成单量来自下沉市场,上海、长春、东莞、温州和盐城,成为双十一开启1小时内最能拼的城市。
11月1日零点至11月11日中午12点,苏宁拼购半天卖出近万件货品,主打社交营销的“苏小团”,团长总数超过8万人。12小时内开单的“团长”比例超过63%,最牛的“团长”拿到1.8万元的佣金。
此外,面对记者,苏宁拼购总经理张奎分享了团队在双11前期的准备,以及从业务开展至今的规划和难点。
前期准备
对于苏宁拼购双11前期准备,苏宁拼购总经理张奎告诉记者,正式发力是从11月1日开始,苏宁拼购准备好超过万的SKU(库存量)。
除了补贴计划,另外一个重点是,苏宁拼购和下沉市场另一条腿的苏宁零售云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双方从今年9月就开始探讨模式,现在相对来说比较成熟。“苏宁拼购和苏宁零售云的合作,大家其实是在互相取长补短,也是一个供应链的输出和引入,这样一来整个公司的产品就更加丰富,也增加了到店用户的旺度。”张奎说。
而对于双方合作需求,其实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苏宁拼购就一直在调研,张奎回想起初其实早已判断了,零售云未来肯定是整个苏宁渠道供应链输出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苏宁拼购引入供应链的一个渠道。只是说苏宁拼购的调研的方向是,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全国多家零售云门店,用户他对商品资源的需求是什么样。
“等待11月的销售结果出来之后,就可以看到在哪个区域的零售云门店,对苏宁拼购商品的分发效果更好,我们会总结相应的案例,在下一阶段我们也会进行相应的推广。”张奎说。
而在前期调查到双11期间,苏宁拼购没有成立一个特别的小组,主要有市场部中的五个人负责,这个过程也不需要有太多人员的增加,只要在门店的互联网的场景里导入这些商品,消费者到店之后可以浏览这些页面,然后点击拼团、参团购买就行了,它不会增加店面的工作量,只是店面的商品更丰富了,它完全是通过互联网场景和工具来实现。
业务布局
回顾苏宁拼购的发展,是从年开始,彼时的苏宁拼购还叫“乐拼购”,是苏宁社交电商的一个孵化项目,18年6月张奎掌管后,“乐拼购”升级为“苏宁拼购”,并且独立出来,记者了解到,现在苏宁拼购的团队从之前的一百人增至三百人,规模在不断变化,随着规模的变化,部门的划分也更加细致。
起初开始做苏宁拼购,张奎称,一是梳理清楚了苏宁拼购供应链的发展方向,二是梳理清楚了苏宁拼购客群所在的区域,三是找到了能够切实有效的宣传苏宁拼购的渠道,四是为苏宁拼购寻找到代言人,五是为了苏宁拼购整个社交生态的发展也打造了一系列的产品,如砍价、邀新、品牌馆等等产品布局。六是我们按照互联网的方式为苏宁拼购平台的建设,植入搜索工具等,实现平台上货找人的变化。
张奎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苏宁拼购在去年年底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就是从苏宁拼购主动到下沉市场找渠道,到现在很多人主动来找苏宁拼购。目前苏宁拼购APP下载量累计万,“我们是社交电商,主要还做小程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