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的三水大塘,处处热火朝天。

大塘工业园区机器轰鸣,作为佛山唯一的精细化工专区,招商项目接连落地投产,一批批新材料产品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农业园区瓜果飘香,作为广东省三大现代农业园区之一,特色农业发展掀起产学研新业态,名优农产品从这里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宜居新城雏形显现,便捷交通、优质教育医疗、政务服务、文体项目加快建设,城乡融合美美与共,北部强中心加快崛起……

一处处如火如荼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大塘镇砥砺奋进的足音。数据显示,过去5年,大塘镇累计引进优质项目个,总投资额超亿元,经济总量顺利突破亿元大关;常住人口连续5年保持正增长,净增长近3万人,更多市民群众、企业用脚给大塘投票,无数努力奔跑的追梦人,为大塘高质量发展探路先行。

大塘镇委书记叶信标表示,“十三五”期间,大塘镇不仅实现了产业经济的强势崛起,更为未来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强大动能。面向未来,大塘镇还将继续坚持高起点谋划,以奔跑加速度不断跨越,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持之以恒改善民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在“城市三水”迈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途中,贡献大塘力量,彰显大塘担当,书写“大塘答卷”。

强党建释放改革活力闯出新路径

抓发展先抓党建,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党建引航。“十三五”期间,大塘镇将传统领域党建和新兴领域党建融合发展,齐头并进,打造具有大塘特色的镇级基层党建品牌,释放改革活力闯出一条党建新路径,带动大塘党组织全面覆盖、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十三五”期间,大塘镇提出了“产业强镇、水韵名城、幸福家园”的目标定位,这一决策吹响了大塘引领三水北部崛起的号角,开启了从产业重镇到承担更多城市功能、公共服务功能的北部强中心升级之路。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曾经的城乡接合部蝶变为城市发展的新高地,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公共服务日臻完善,民生福祉持续加强。

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大塘镇坚持重心下移,做实基层,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到基层,使基层有资源有条件有能力更好地服务群众,建成大塘党校和“聚梦家园”党群服务中心,全面完成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党群服务站76个,在全市率先打造“1+2+N”镇村组三级党建阵地模式,并以“大塘实践”的基层党建为高质量发展厚植根基、注入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从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的鲜红党旗,到穿梭在社区村居为民解忧的基层党员;从遍布大街小巷的党群服务中心,到注入红色动能的园区楼宇……在大塘镇,不管是村(社区)书记、党员代表还是党建指导员,都一一“亮身份”上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村(社区)“正能量”日益壮大,让“头雁”工程打开村社发展新局面,党建触角正在延伸到大塘镇的每一个角落,助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目前,大塘镇4.5万亩的农业园和1.1万亩的工业园区内,已经成功建立了农业园区党工委、工业园区产业社区党工委,全镇形成了工业、农业、农村党组织全覆盖,工业反哺农业、农村,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大格局,并孵化“党员创新试验田”党建品牌,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两新”组织党组织。

此外,大塘镇还搭建起“党组织+部门+村(社区)+村小组+社会团体”服务群众的大舞台,统筹党建、民生、综治、文化、卫生、农业、水利、慈善帮扶等政府和社会资源,打造“党群先锋·聚爱大塘”的党建品牌。

兴产业加速提质增效迸发新动能

年末,大塘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经济总量顺利突破亿元大关;年在疫情“黑天鹅”之下,全镇税收仍保持正增长;5年来,累计引进优质项目个,总投资额超亿元……近几年,大塘镇产业态势持续向好,带动经济指标实现向好增长,成为三水经济增长新主力军之一,崛起发展新高地。

大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坚持工业立镇,坚持招大商大招商,坚定不移抓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大塘经济发展基础更牢、韧性更足、效益更高。在“十三五”期间,纺织印染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蹄疾步稳,精细化工、新材料等新产业强势崛起,带动园区效益大幅提升,亩产税收实现翻番。目前,全镇纳税超千万企业达20家,年产值1亿以上企业达48家,新增“小升规”企业38家,市场主体活力充沛。

“我们公司是大塘工业园建园之初引入的第一批企业,可以说是见证了园区的整个发展历程。”德国司马化工总经理余剑表示,大塘镇工业园区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逐年集聚,公司入驻以来在大塘及其周边已经形成了紧密稳定的产业链,产值也逐年攀升。

经济逆势上扬、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大塘的背后是该镇大力实施组合拳,推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破解体制机制制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强企业服务,全面精准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要素供给、项目建设等方面服务的结果。

此外,大塘镇还大力推广“工业上楼”模式。目前已建成50万平方米的“拎包入驻式”产业载体,工业园扩容超0亩,不断提高土地集约节约水平,并通过不断完善园区配套,顺利建成新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污水“趋零排放”项目,蒸汽产能、污水处理量、最大供电能力全部实现翻番,城市更新、园区建设、利益统筹工作也成效显著,在诸多方面走在全区前列。

在三水成为广东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县级试点的大背景下,大塘镇农业也迎来发展新机遇,成功走出一条园区化、特色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值得一提的是,大塘镇服务业发展潜力也不断释放,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23%,上升11%,崛起成为产业发展新亮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迸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惠民生勾勒城乡融合发展新面貌

经济越活跃、公共服务越好、营商环境越好,就业机会就越多,生活品质也越高,这是人们向大塘加快集聚的重要因素。大塘镇常住人口连续5年保持正增长,人口数由6.7万增长至9.4万。人口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人口规模是城镇集聚和辐射能力的体现,也是城市竞争力的一大基础。

作为工业重镇,大塘在增进经济硬实力的同时,也着眼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全力塑造新城区形象,努力让大塘城乡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宜游的幸福家园。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大塘镇持续构筑内优外联路网新格局,新城区“四纵三横”骨干交通网络基本成型,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大动脉,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步伐全面提速。

新城区幼儿园、城市客厅竣工,新城区小学、山顶公园、新城区体育文化艺术中心工程加快建设。办税服务厅、不动产登记北部中心、北部医疗中心首期相继投入使用。中心广场、城市便捷酒店开业运营,现代楼盘拔地而起。

城市形态的巨大变化,不断颠覆人们对大塘的印象。大塘镇正走在从工业重镇向三水北部产业高地、北部公共服务中心的升级之路上,发展重心也实现了从工业为主向城市与产业并举的转变,城市配套不断完备,城市功能日益强大,城市内涵更加丰富,进一步夯实北部强中心。

在农村发展方面,大塘镇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美美与共,全镇99条自然村全部通过区级干净整洁村验收,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广佛跨界河流水质年实现全年达标,空气质量连续5年排名全市前三,实现发展与生态的双赢。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帮扶湛江市遂溪县仙凤村、四川凉山州盐源县棉桠乡双双实现脱贫摘帽;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个、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近万元,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