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5月25日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棉桠镇木邦营村了解到,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年底该村实现了人均纯收入元。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人均纯收入过万的秘诀在哪里?

驻村工作队相关负责人一语道破:“是红色引擎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木邦营村位于盐源县城西北方26公里处,G国道南北横贯而过,辖5个村民小组,户、人,设1个村党总支部,下辖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4名。长期以来,发展动能不强,成为村子振兴的现实瓶颈。

改变来源于驻村工作队的到来。

年7月,木邦营村驻村工作队正式进驻。驻村伊始,“建强村党组织”被迅速推动,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成为木邦营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法宝。

木邦营村驻村第一书记罗伟向介绍,工作队结合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按规定召开“三会一课”并定期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同时,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作用,带头“撸起袖子加油干”,使全村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政理论水平、思想道德素养、综合能力素质快速得到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加强。

党员干部战斗力得到加强后,工作队开始通过狠抓党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年组建选拔了新一批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32岁。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调动群众自主创业,勤劳致富的积极性,有力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汗水浇得鲜花开。年底,木邦营村实现人均纯收入元,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结合相关政策与木邦营村实际,驻村工作队通过“劳务输出+产业提升”方式,输送外出务工人员余人次,为群众打开增收致富门;在保留传统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万寿菊种植产业,年共发展余亩万寿菊种植;争取到“东西部新型畜圈项目”,年共计在木邦营村修建羊圈29个,乡村振兴迎来蓬勃新动能。

年,木邦营村党总支被评为年度州级(4A)先进村党组织。消息传来,党员干部发展的劲头儿更足了。

罗伟表示,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础治理能力。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为建乡村全面振兴添砖加瓦,切实提高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戚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