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县梅雨镇和龙塘镇接壤处有一块面积约亩的水稻集成技术示范片,最近,在那片平展的田地里,一排排的农人弯着腰,一棵一棵地、整齐地插着秧苗的景象,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段时间,谢凤军每天都会坚持到示范片里认真给田间劳作的人讲解良种良法、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御、绿色防控、机械化收获、秸秆综合利用等知识。
谢凤军是四川盐亭人,生于60年代,那时粮食紧缺,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人们只有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挨过饿的谢凤军很小就懂得了,“只有粮食充足,生活才能幸福”的道理,所以,为祖国的农业生产服务成了他的志向。中学毕业后,谢凤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绵阳农业专科学校农学专业;年毕业,同年在阿坝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参加工作;年调入现在的盐源县农业农村局工作。
谢凤军长期从事玉米、马铃薯、荞燕麦等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到目前为止,他累计推广了玉米品种17个,种植面积达万亩;推广马铃薯新品种10个,面积余万亩……形成了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规范化栽培技术,并且他选育、推广的品种产量比较好,为盐源县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前农牧局副局长古嵘和谢凤军已经在一起工作了近三十多年了。古嵘对谢凤军人品和业务能力大为赞赏。古嵘回忆道:谢凤军主持开展的玉米、马铃薯等新品种区域试验、品种比种试验、新品种生产试验和新品种展示中,田间观测数据真实准确,上报试验报告及时,为新品种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
盐源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李国秀是谢凤军同事,也是他的学生。李国秀说,谢凤军经常带他们进村入户,到农户地里进行玉米高产栽培的技术推广,让农户改变种植观念、科学管理,从以前广种薄收,变成现在的地膜覆盖,产量有了很大提升,也切实让农民得到了实惠,所以认识谢凤军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谢种子”。
三十多年来,谢凤军培训了一大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及种粮大户和种粮能手。兴隆镇的农艺师安江从事农业工作很多年,尽管在农业方面他已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工作者,但说起盐源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的谢凤军时,他难以掩饰对谢凤军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的敬佩之情。
谢凤军经常为基层农技员、种植大户、农民作面对面培训;或者通过手机短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