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近湖,校园里书声朗朗。走进凉山州的盐源县民族中学,在清晨的阳光里,学校坐落在山清水秀中,正值下课时间,学生和老师们纷纷走出教室,感受着充满朝气的清晨。在一众面孔中,几位来自江阳区的教师格外引人注目。
年,来自泸州市江阳西路、高新区中学等7所江阳区学校的11名教师来到盐源县开展教育帮扶工作,组建成为了盐源县民族中学校的第二届“泸州班”,以教育之力培育人才,助推盐源教育事业发展。
来到初三3班,“泸州班”物理老师冯光英正在为学生讲解着电流的相关知识。除了生动有趣的描述外,冯光英还拿出模型,现场让学生上台拼接,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演绎着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们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不时在本子上记下笔记。
“老师们的课堂妙趣横生,很能够带动我们的学习热情,在他们的教导下,我们的成绩都得到了提高,我们都很喜欢‘泸州班’的老师。”盐源民族中学校“泸州班”学生沈复英说道。
在学习上,“泸州班”教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通过小组合作、一对一帮扶、先进带后进等方式,不断制定适合当地学生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除了学习外,对于孩子们的生活,“泸州班”的老师们也非常关心。
曾宜月作为“泸州班”的教师,是学生宿舍的“常客”,除了课堂,她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班里学生的宿舍。在这里,曾宜月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听她们讲述着班里班外的趣事、倾诉最近遇到的烦恼,疏导孩子们的心理有关问题。在周末,她也会和其他“泸州班”老师们一起走访,到留守儿童家中了解学生生活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把爱带给每一个学生。
“我们来到这里除了传播知识,也应更多地关心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