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年11月21日,四川省正式出台《四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年)》(以下简称《计划》)。记者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提出通过三年努力,到年,全省应急救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及指挥协调、救援处置、风险防范和监管执法能力将显著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整体水平跃上新台阶。
四川省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重大自然灾害高发频发。为有效应对应急救援面临的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按照省政府安排部署,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牵头编制了《计划》。
《计划》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据介绍,《计划》着力解决“三类问题”:一是对照国家标准,优先解决未达标的问题;二是紧贴实战需要,重点解决能力短板问题;三是突出灾害特点,着力解决应急救援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
《计划》分别就总体要求、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释,提出了十大任务14个重点项目。它们分别为:
推进城乡消防站、队建设
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和《乡镇消防队建设标准》,新建城市消防站个、乡镇专职消防队个,为新建城乡消防站、队配备消防车辆。到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形成城乡统筹、全面覆盖、响应及时的城乡消防站、队网络。
推进专职消防力量建设
根据城乡消防站、队专职消防员配置标准,完成已建站、队人员增补和新建站、队人员招录,新增专职消防员人。按照“一用一备”原则,为新增专职消防员配备使用频率高、易损耗的基本防护装备套。到年,全面完成人员招录和装备配备任务。
推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年,初步建成全国联网的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系统,全面接入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的视频图像和监测数据。年,全面接入三、四级重大危险源的视频图像和监测数据。
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及指挥场所建设
建立扁平化、立体化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和系统化、智能化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省级应急指挥场所及会商研判室、新闻发布室等配套设施,建设21个市级、个县级应急指挥场所。建设6支省级应急通信保障骨干队伍、16支市级应急通信保障队伍以及80个偏远地区县级应急通信保障小组。
加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
加强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等应急救援基地建设,采用“1+2+5”模式建设1个中心基地、2个专业化基地、5个区域性基地。到年,基本建成全域覆盖、支撑有效、综合与专业兼顾的应急救援保障体系。
加强森林航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攀西和川西北偏远重点林区的地形地貌、森林资源分布、交通状况、防火设施建设等现状,选择在木里县、盐源县等地建设20个森林消防野外直升机起降点,并配备移动加油设备。到年,重点林区森林航空消防覆盖率达到75%,森林火灾高危和高风险区的空中灭火效能显著提高。
提升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
建设“北斗+”应急监测系统。到年,基本建成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智能感知体系。建设3支省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将其中2支队伍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危险化学品救援尖刀队伍。提升森林消防装备现代化水平
为森林消防总队配备无人机侦察、航测、照明设备和火场通信装备。优化逃生背心、避火帐篷等单兵防护装备配备。购置、改装满足复杂地形条件的野外综合保障和运输车辆。到年,完成台(套)装备配备,全面提高森林消防装备机械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提升地震、地质灾害和矿山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在川东、川西、川南、川北、攀西建设5支省级矿山应急救援骨干队伍,重点将其中3支建设基础好、专业能力强的队伍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应急救援尖刀队伍。提升城市消防救援攻坚能力
配备辆大流量大功率城市主战消防车,在沿江(河)重点地区配备9套大功率远程供水系统、米级登高平台车、70米级登高平台消防车、60米级大跨度高喷车等高层建筑灭火装备、地下空间(隧道)灭火救援装备。
据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计划》将按国家标准达标配备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基本补齐应急救援短板,明显提升应急救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本建成符合国家要求、满足四川急需、可靠有效的应急救援能力体系。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张药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