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四川报道(谭仕科记者徐民)3月30日15时,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泸山突发森林火灾,截至4月1日13时25分,泸山正面明火全部扑灭,取得阶段性成果。官方数据显示,此次火灾过火面积余公顷,毁坏面积为80余公顷。不幸的是,3月31日凌晨,因火场风向忽变,宁南县18名专业扑火队队员以及当地一名向导在大火中遇难,另有三名扑火队员负伤。记者了解到,针对西昌3月31日复燃的西昌泸山山火,凉山州重大森林火灾省、州、县(市)救援工作联合指挥部组织4支队伍分赴4条火线全面作业,4月1日上午即全线发起总攻。已调集的扑救力量人包括:武警人、森林消防人、专业扑火队员人、民兵人,他们将分4条线作战,采取空中与地面联合作业,指挥部还要求气象、通讯部门随时提供服务保障。据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消息,4月1日凌晨2点至4点,由于风速加大,迅速形成了长达12公里的火线,火线迅速下压严重威胁光福寺、西昌学院、凉山农业学校、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等重点场所。总队前方指挥部将人员、车辆全部布置上阵,部署了40余个水炮、水枪阵地,对重点单位、部位实施保护,阻止逼近重点单位围墙的大火。经过努力,成功将大火阻隔在围墙外,未造成任何损失,凉山农校、奴隶社会博物馆、西昌学院安然无恙。记者调查发现,近日,凉山州木里县、西昌市、冕宁县、盐源县多地发生森林火灾。年3月30日,凉山州木里县的山火带走了31名森林消防人员的生命。一年之后,西昌泸山的一场森林大火再次带走了19名救火英雄。四川凉山一带为何林火高发?为何扑救危险性为何如此大?据《西昌发布》消息:这与西南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有关。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解释,与江南、华南等地的亚热带季风型气候不同,地处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南部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由于高原的立体性气候特征,干湿季节非常分明。当西风越过云南西部的横断山脉后,气流下沉,导致增温减湿;同时,受山脉阻挡的影响,北方冷空气很难与暖湿气流交汇,因而干季降雨极少。据统计,在11月到次年4月的干季,这一带地区的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15%左右。胡啸介绍,森林燃烧的条件火源、森林植被、气象条件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气温、空气湿度和风是气象条件中影响森林火灾频次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气温达到15℃以上时,火灾会有显著增多趋势;当气温超过20℃时,火灾就有大量发生的可能;而当气温低于5℃时,即使着火,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燃烧,0℃以下基本没有火灾。另有研究表明,在众多气象条件中,空气湿度是火灾关键因素。湿度大小,不仅直接影响到可燃物的干湿程度,而且随着湿度的减小,可燃物的干燥速度还会不断加快。实验证明空气湿度小于60%时就有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此外,凉山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区,是西南横断山系东北缘,这里地形崎岖,岭谷相间,坡陡谷深,光海拔高度超过米以上的高峰有20多座,对于救援本就十分不利;加之复杂的地形导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复杂气候景象,尤其山区的风向变化非常复杂,对林火扑灭造成极大难度。胡啸介绍,在干旱少雨的季节,山地间容易形成非常明显的上升气流,对于林火的燃烧强度和引燃面积都有显著影响,而且由于昼夜温差,会形成风向截然相反的山风和谷风,加大扑火救援难度;同时复杂山地地形还容易形成越山气流,当大风越过山脊后会产生复杂涡流,导致局地风向更加难以判断,大大提升林火扑灭难度与危险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225.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