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王波共享联盟鄞州站范添鑫通讯员谢美君“老板来点虾、再来点西红柿、金针菇”……下午5点多,刚刚下班的医院产科医生应丽英在小区门口的菜店里买好菜后,牵着儿子的手回家了,她准备给家人做一顿中秋团圆饭。“儿子,你知道爸爸最爱什么菜?”“回锅肉。”“可以啊!”一路上,母子俩说着笑着。今年7月初,医院医生的丈夫谭炼,医院第二批援川医疗队员,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医院执行为期7个月的对口支援任务。虽然中秋放假,但多公里的路程回来不便,谭炼决定留在当地和援建的同事一起过节,刚好也借机好好谋划接下来的帮扶培训。“算算,这是他第一次和我们分隔两地过中秋。”年大学毕业的应丽英和谭炼一起来到宁波工作。从起初的奉化、鄞州分隔两地,医院,夫妻俩朝夕相处少有分开。医院需要选派医生援建四川,身为重症医学科医生的谭炼主动报名参加,虽然家里有两个孩子以及老人需要照顾,但应丽英还是全力支持谭炼的选择,因为在两人的心里,四川也是“故乡”。“我是丽水人、他是重庆人,我们都是在四川读的大学,那里也是我俩爱情的起源地。”应丽英说,如今有机会可以帮扶故乡,丈夫也有这个能力,肯定要尽自己的一份力。而去年疫情期间,谭炼也是主动请缨,随宁波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抗疫。华灯初上,伴随着热油在铁锅里煎炒翻滚,小炒牛肉、白灼虾、清炒生菜……没一会儿餐桌上摆好了五菜一汤。书房里,10岁的儿子正忙着给父亲准备中秋礼物。此时,远在盐源的谭炼也和同事们准备着晚餐。“是爸爸……”晚上7点10分,应丽英的手机响了。接通视频,应丽英便将手机对向了两个孩子。“弟弟呢,想爸爸吗?”谭炼话音未落,大儿子便从身后拿出一张写着中秋快乐的卡片:“爸爸,祝你中秋快乐。”“这是老大给你们中秋礼物。”“谢谢儿子,你这字写得有进步了。”就这样,一家人吃着、说着、笑着,一幅幸福的画面。“第一批苹果大家都说蛮好的。”原来,谭炼在救治一位患者时,得知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苹果园,汁多味甜、价廉物美,但销路不宽,便发起了爱心助农。应丽英在宁波则成为“地推”,在朋友圈和小区群里转发,吆喝团购苹果。“没想到自己把擅长的医疗技术带到盐源之余,还能为助农做点小贡献,美味与公益相结合,一举两得。”谭炼说。然而,幸福甜蜜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这时,电话中传来同事招呼吃晚饭的呼声。应丽英也催着谭炼去吃饭:“放心家里一切都好。”而谭炼笑盈盈地说到:“记得吃月饼,祝你们中秋快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