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豪向娄底经开投送锦旗。
红网时刻通讯员李中声卢韬娄底报道
考上大学后,涟源斗笠山镇明镜井村的刘俊豪想去订制一面锦旗。而随着开学时间的临近,他的这个想法也越来越强烈。
送锦旗,虽然俗套,但于腼腆的刘俊豪而言,这是他表达内心感激的最好方式。8月28日,他来到一家广告打印店,锦旗的内容早已想好——“倾心帮扶逾三载,感恩之情永在怀”,受赠对象是娄底经济技术开发投资建设集团。
这一面普通的锦旗背后,是一个湖南、四川两地跨越多公里,持续3年的爱心接力故事。
千里之外的噩耗
事情还得从13年前说起。
年3月8日,在四川省木里县务工的刘俊豪父亲遭遇重大交通事故,当场死亡。经鉴定,驾驶员余某负全部责任。木里县人民法院判处余某有期徒刑四年,并赔偿刘俊豪家丧葬费、误工费、抚养费及赡养费等共计元,限判决送达后一个月内付清。
然而,余某家庭条件困难,无赔偿能力,加之其被羁押,法院穷尽执行措施也只能终结执行程序,赔偿问题一拖就是10年。
白发人送黑发人,刘俊豪的奶奶童细容悲痛欲绝,四处奔走,却没有拿到一分钱赔偿。
父亲意外逝世时,刘俊豪年仅5岁。之后,母亲又离家远走,留下他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下子变得支离破碎,刘俊豪也因此变得沉默寡言,比同龄人更加“懂事”。
无微不至的帮扶
年4月,娄底经济技术开发投资建设集团(以下简称“娄底经开投”)与明镜井村脱贫攻坚结对帮扶。了解到刘俊豪一家的情况后,扶贫工作队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开始了“一对一”帮扶之路。
“当时听到这个情况,感觉很棘手。执行赔偿是关键,可事发已有10年,又与木里县相隔这么远,拿到赔偿款的希望十分渺茫。”结对帮扶人、娄底经开投干部吴炎冰说,“但只要有一丝可能,我们都要尽最大努力去争取。”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吴炎冰拨通了木里县法院执行局办公室的电话,对方表示该案件时间已久,要恢复执行难度很大。吴炎冰仍不死心,千方百计联系上木里县法院院长王晓露。在听完具体情况后,王晓露当即表示事关精准扶贫工作,“一定倍加重视、全力以赴。”
几天后,一封情真意切的求救信和《恢复执行申请书》寄到木里县法院。法院迅速启动恢复执行程序,此后的一个月里,法院执行局局长胡亚琪带队3次远赴数百公里外的盐源县,寻找被执行人余某。通过多方努力,法院执行干警将余某成功抓捕,并与其达成赔偿执行方案。
年10月26日,木里县法院执行干警千里迢迢赶到娄底,在娄底经开投扶贫工作队的见证下,亲手将首笔赔偿金2万元交给童细容。“我们会加大力度,在近几年内把赔偿款全部执行到位,将这个案子圆满执行完毕。”胡亚琪表示。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刘俊豪和奶奶、吴炎冰高兴地合了影。
发自肺腑的感谢
年5月,根据统一安排,娄底经开投扶贫工作队撤离明镜井村,吴炎冰也调离了娄底经开投。但吴炎冰与刘俊豪的联系却没有断,经常邀请他来家里做客,拉着他逛商场买吃的穿的,到书店买书,并且与他的老师也保持着联系,一直关心着他的成长。
千里之外的木里县法院也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