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忠,笔名(雨中),今年19岁,就读于凉山盐源民族中学,今年刚好高三毕业,以写作特长参加单招考试,提前被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爱写作的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小说创作。“写作不能急躁,更不能盲目,得有真情实感。”这是他写作的态度,为了写好儿童文学,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凡是有关儿童文学的他都会去琢磨,然后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慌不燥的用心创作。他仅用高二半学期的时间,就创作了20多篇童话小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写的短篇小说《红漆木箱》获得了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少年创作奖。

这个有着高瘦的身材和帅气外表的男生,很少有人能够将他和写小说联系在一起。当记者联系到余忠时,他的谦虚有礼和侃侃而谈让记者印象很深。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初三开始尝试写诗歌,高一时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写小说。“最初觉得自己想象力超群,于是信心满满地写了一小段奇幻文学,感觉还不错,接着开始尝试长篇小说的创作,但这注定是失败的,没有扎实基础的积累何来文学的优质。”余忠笑着说道。

  高一下学期,余忠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但是文字叙述与描写相当糟糕,它的内容其实源于我自己做的一个梦,实际上我经常做与实际情况相反甚至离谱的梦,就像一个人经历了一次奇妙而又荒诞的旅行,梦醒后我也在感叹,如果这是一部电影或一本小说,相信会很精彩,但是在经历白天忙碌的学习后,我又把这些内容忘得一干二净,现在回想,我总觉得错过了很多创作灵感。”

  把梦写成小说,得益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当然,这大多是在仿照其作品基础上,加上一系列的想象,每天写完一段后,仿佛自己就是一个真正的作家,有一种成就感,心里也无比满足。”然而,想写小说的想法遇到每天都紧凑的学业,余忠不得不每天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一节课结束后即使有再大的灵感也必须作罢。因为他得听父母的话,好好考个大学。终于,余忠在写了五万字左右的小说后停笔了。为什么呢?他说,小说苦涩乏味得连自己都读不下去了,连自己都不忍直视的作品何以讨读者之悦?于是高二初期,他放弃了写作。

然而,喜欢做的事情,并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余忠想了很久,也反思了很久,慢慢他就想通了,写作不能急躁,更不能盲目,得有真情实感。反思后,余忠决定从基础文学开始创作,因此选择了儿童文学。他开始阅读相关的书籍,了解相应的人物,凡是有关儿童文学的作品他都会去琢磨,然后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慌不燥的用心创作。在经历了很多挫折后,他用高二半学期的时间,创作了20多篇童话小说。但是,投了很多家杂志社和出版社都没得到回应。

获得“曹文轩文学儿童奖”让余忠很是兴奋,最主要原因是余忠本身也很喜欢曹文轩老师。“第一次接触他的作品是在九年级语文课本上,那篇叫作《孤独之旅》的小说,我是读了很多遍,它是曹老师的典型代表作,但那时只是对他的名字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直到有一天,余忠很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大扫除以后的一个晚自习,文章题目叫《苦难,是我最大的财富》,里面提及的主人公,正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老师,他在年荣获了儿童文学界的‘诺贝尔奖’和‘国际安徒生奖’,这是我国首次有作家获得这个奖项,感慨之余,我发自内心地对曹文轩老师感到钦佩,也是在那篇文章里,我进一步了解到了曹老师,看着了他的照片,眉头微皱,但整体神情惬意而舒张,还有嘴角自然的微笑,给人一种亲切感,我想,他肯定是个善良慈祥的人。”

这之后,余忠一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