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m/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云南群山深处的泸沽湖。初春的泸沽湖湖面清冽明朗,蓝天白云倒映湖水中,水天一色,犹如一块明珠镶嵌在群山怀抱之中。被当地摩梭人奉为"母亲湖"的泸沽湖位于四川盐源县与云南宁蒗县交界处,是川滇两省共享的天然湖泊,水域面积达50多平方公里。美国学者约瑟夫在这旅游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泸沽湖是个神仙居住的地方!于是泸沽湖的神秘面纱慢慢被展示在世人面前。

走婚桥

“泸沽湖”这名出自于摩梭语,意思是山沟里的湖。泸沽湖区的各项生态环境比平原地区的湖泊保护较好,湖水清澈透明,湖岸群山环抱,湖面似一弯新月,整个湖区清净明亮,恬静秀丽。湖中分布着6个形态各异的岛屿,岛上怪石嶙峋,灌木、藤蔓丛生。由于开发较晚泸沽湖生态环境未受大的破坏,整个景区保持了原始的、粗犷的豪迈,是藏在深山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泸沽湖草海

泸沽湖畔居住多数为摩梭人,摩梭不是一个独立民族而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他们世代居住在泸沽湖畔。至今仍保留母系氏族,即以母亲的血缘关系建立家庭群落,户主是女性,家里祖母掌管一切。它出名就出在摩梭人的婚姻制度上——一种独特的“走婚”制,摩梭人的男女不会组成家庭,婚姻的形式是晚上男方到女方家走动、住宿,第二天清晨返回自己母亲家参加劳作。婚姻是以男方的“走”来实现的,所以叫做“走婚”又叫做“阿夏”婚或“阿注”婚。走婚的基础是两情相悦,双方的子女属于女方,用母亲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担抚养责任。所以过去摩梭人的婚姻关系的建立和解除都比较自由,女方的意愿也是能得到最大的尊重和执行。

我十八年前去过一次泸沽湖,结合这一次之行心得,说说人们最关心的走婚制,当然我了解的也片面。居住在泸沽湖的摩梭人最出名的特色——走婚制,走婚是当地摩梭人婚姻的一个独特的习俗。走婚的意思单是字面上就好理解,就是“男不娶、女不嫁”,不受那一纸婚约的约束。白天青年男女很少单独相处,重大节日或聚会以舞蹈、歌唱的形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中意对方便会在女孩手里上扣一下,女孩若是相中同意也会回扣手心,于是一段好事便会延续到晚上。

摩梭女孩到了一定年龄便会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居住地……花楼,白天男人若是对女人倾心后,会在半夜的时候到女子的“花楼”。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是要爬窗进去,再把帽子之类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此楼有人不要打扰。约会后天不亮的时候要离开,离开时可由正门出去,若天亮或女方家长辈起床后才离开花楼,会被视作无礼不礼貌。这种婚姻与我们熟知的现代都市婚姻不同,它不受金钱及各种社会关系的束缚,只要彼此相爱、你情我愿就可以结合,可以说是一种让年轻人自由放飞情感、自由洒脱的境况。

泸沽湖

但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摩梭人青年男女的走婚习俗,正在向一夫一妻制组成家庭的迹象过渡。

走进泸沽湖你会发现,泸沽湖的人文景观十分独特且丰富多彩,它至今是世界上仅存的“母系”社会。一家之中以“母亲”为首,以“女性”为主,它独特的“走婚”风俗决定了它独特的社会背景。这片母亲湖养育出的摩梭女孩个个勤劳美丽、黝黑健壮、心地善良,她们在自己的大地上日更劳作,在个人的花楼里编织着少女的梦,在一次次约会中实现自己一生情真意挚的爱。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摩梭儿女们无忧无虑地劳动、生活、恋爱,在母亲湖的山光水色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淳朴善良的本色,这就是我眼里的“女儿国”。#56种最炫民族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