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全国不算最富裕,也不算最穷。川中近个县区里面,前10名中9个属于成都,后10名中8个属于凉山州。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南,辖17个县市,地域面积大,基本都在0平方公里以上,有的甚至三四千平方公里,是国内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凉山州也有富裕的地方,就是首府西昌,西昌是国家最大的“西电东送”战略基地,有卫星发射航天城的雅称,这里生态环境也很好,有全国最大的城市生态保护湿地。

西昌从秦汉时期设立郡县开始,至今有多年历史,明清古城保存完好,享有“十大最美古城”美誉。西昌市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90位左右。

会理县也发展不错,这里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矿产资源蕴藏量丰富,素有“攀西聚宝盆”的美誉,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3种,占四川省探明储量矿种的48.8%。

会理古城始建于元末明初,现保留着大量完整的明清建筑,被建筑界专家誉为具有“明清之风”的独特风貌,这里也是全国石榴、黑山羊第一大县,四川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

德昌县,古称“香城”“凤凰城”和“燕子城”,这里的战国至西汉大石墓群被誉为“中国金字塔”,凉山唯一的傈僳族文化独具魅力。

会东县地处川滇两省六县交汇处,是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南中之南”的桥头堡,金沙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节点,也是全国烟叶生产第一大县。

宁南县,因位于宁远府(今西昌)以南而得名,东临金沙江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光热资源丰富,素有“南国风光小天府”“金沙江畔俏明珠”之美誉。

冕宁县,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建宁大道的必经之地,也是最早典籍记载颛顼出生的地方。这里不仅古蜀文明与现代文明熠熠生辉,更具有光荣的红色革命传统。年红军长征过冕宁,刘伯承与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为盟,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

越西县,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县,属“西南夷地”,典型的高海拔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甘洛县,彝语“甘”为一个家族居住的地方,“洛”是沟坝的意思,这里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是“中国黑苦荞之乡”。全县个行政村中,有贫困村个。

喜德县,“喜德”为彝语“些夺”的译音,“些”意为铠甲,“夺”意为产地。因古时曾产铠甲而得名,这里被誉为彝族老家。汉代“五合大石墓群”、茶马古道—登相营古驿站、老冕山营遗址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济发展排名四川倒数第3名。

昭觉县,昭觉系彝语,意为“倾斜的坝子”。四川省少数民族人口第一大县、全国彝族人口第一大县,彝族传统文化资源底蕴丰厚,享有“彝族文化走廊”“彝族服饰之乡”等美誉。四川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在网络爆红的悬崖村就是昭觉县的。

布拖县,又称吉拉补特,“补”指刺猬,“特”指松树,意为有刺猬和松树生长的地方。这里曾为土司属地,是彝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善的地方,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素有“火把圣地”的美称。景色和文化很独特,但经济发展排名四川省倒数第4名。

美姑县,美姑系彝语“地中心”之意,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美姑县是有名的南红玛瑙出产地,但全县个行政村中,有贫困村个,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四川倒数第1名。

金阳县,境内最高海拔米,最低海拔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世界最大熔岩漏斗型天坑群,金沙江高峡平湖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中国青花椒第一县”“中国白魔芋特产之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四川省倒数第2名。

雷波县,因县北有雷番山为名。境内山高坡陡谷深、悬崖峭壁路险,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是中央纪委、四川省纪委、凉山州纪委“三级纪委”定点帮扶的深度贫困县,享有孟获故里、中国彝族民歌之乡、中国优质脐橙第一县等美誉。

普格县,普格系彝语,意为“山垭口下的草甸子”。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彝族第一支火把每年在普格县日都迪萨点燃,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节”、“东方情人节”等美誉。

盐源县,因县南有盐井河,故名盐源,已有0多年建制历史,全县幅员平方公里,盐源苹果响喻全国,四川有一大半的苹果产自这里。

盐源的泸沽湖以独特母系氏族人文风情举世闻名,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里拉的源头、母系氏族的家园”。

木里藏族自治县,“木里”二字为梵文,意为女神巴丁拉姆居住的圣地。这里是横断山脉在四川境内最典型的地带,地形为沟壑纵横、切蚀深刻的残余高原,为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

英国作家希尔顿作品中关于“香格里拉”的描写和构思,就是木里风景的再现,这里是“香格里拉”最后家园。木里县也是四川省最穷10个县之一。

凉山州目前的脱贫攻坚剩下最后的“硬骨头”,这里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缓慢,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足,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转型发展需付出更大努力。

今年以来,这里正加快泸沽湖、螺髻山国家5A级景区创建步伐,抓好会理、冕宁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西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工作,推进昭觉“温暖的群山”、越西“文昌故里”等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

现在这里各地有宽阔的民俗文化广场,一片生机勃勃。如果刘伯承元帅和小叶丹九泉有知,一定会再次举起瓷盅,共饮一盅真正的彝家美酒。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大凉山最热闹的季节,也是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彝族兄弟姐妹回家的日子,因为——火把节到了!

约起,来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