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席秦岭周翼罗石芊

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农村小水电起,到如今“四川清洁能源看凉山,凉山清洁能源看盐源”,近60年的时间,盐源县是如何一步步征服不羁的江河、肆意的山风和温暖的日光?又将怎样建成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霞光照光伏叶昌云摄影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走进盐源的山川河谷,跟着封面新闻搭乘时空列车,去看看这片.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在书写的清洁能源发展篇章。

盐源县城胡晓平摄影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木制水轮机电站到米高世界级大坝“锦屏梦”成真

故事的开端,要从上世纪60年代讲起,那时候正是全国各地农村小水电站蓬勃发展的时期。

在盐源县的一个偏远山村里,架起了一座12千瓦的木制水轮机电站,漆黑的夜里亮起了第一盏电灯,那一晚,周围群众的欢呼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那是盐源人穿过数千年的历史长河,第一次用水发出了电。

盐源县第一代少数民族电工在架设电线李荣友摄影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拥有划时代意义的“木制水轮机电站时代”仅仅维持了不到10年。年,龙口河电站开工建设,最终装机容量千瓦。

盐源工人在特高压上作业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视线拉升到50万米以上的高空去俯瞰盐源大地,锦屏山横枕县北、折技南下与牦牛山、柏林山相接,围而四合形成盐源盆地,雅砻江、盐源河、盐井河、龙口河、树瓦河等在其间纵横交错,为盐源提供了充足的水力资源。

锦屏水电站邹森摄影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年,多名水电人怀着“打通锦屏山,修建大电站”的雄心壮志,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开展了大规模的水电勘测设计前期工作。在那个艰难时期,第一代锦屏人用锲而不舍的奉献精神,建成了雅砻江上的第一颗水电明珠——装机3.75万千瓦的磨房沟水电站,照亮了继往开来的第二代锦屏人的“锦屏梦”。

打造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斗转星移,转眼时光列车已开到了21世纪。

年11月12日,拥有世界最高的米双曲拱坝的锦屏一级水电站开工,年1月30日,作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引水隧洞工程的锦屏二级水电站正式开工。

年11月29日,锦屏水电站14台60万千瓦机组全面建成投产,这个持续半个多世纪的“锦屏梦”投产发电,梦想照进了现实。

随着四川省提出加快建设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县的盐源,又一次迎来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年,盐源县在核桃园村亩土壤上“种”下块光伏板,年发电量万千瓦。同年12月,装机规模49.5兆瓦的凉风坳风电场建成投产,年均发电量约1.2亿千瓦时。

盐源县下大沟光伏电站卫星地图国星宇航供图

时至今日,盐源县水电方面,拥有装机万千瓦的锦屏电站、万千瓦的官地电站,均为国家级大型电站;风电方面,已投产的7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49.9万千瓦,在建6个风电项目规模共计59万千瓦;光伏发电方面,盐源县到年底光伏项目建成投产达到30万千瓦,位居全省首位。

官地水电站樊华摄影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年9月,盐源再传风电捷报:东方电气(盐源)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首支叶片——BB型陆上风电叶片顺利下线,这是全国海拔最高的风电叶片制造基地,标志着东方电气盐源新能源基地已具备批量生产制造90米级风电叶片的能力,自此盐源风电设备“运输难、耗时长、成本高”成为过去,覆盖装备制造、风场建设的风电产业链基本形成,“大国重器-盐源造”再添新的一笔。

盐源高原风电李万秀摄影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盐源县“十四五”新能源规划修编》,盐源县还将开发约年产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全国知名绿色生态产业集聚区”将成为盐源另外二张新的“名片”。

盐源县城年卫星图凉山州自然资源局供图

参考文献

[1]《盐源县志》编纂委员会.盐源县志.四川民族出版社,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