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古城安定门它拥有一座泸山,明代诗人杨慎吟咏:“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夜宿泸山》它拥有一片邛海,马可·波罗曾翻山越岭来到此地。他被邛海巧夺天工的景色所震撼,于是将西昌细心记载在自己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这座地处川西高原腹地的城市,是座名副其实的“日光城”。虽位于川西南安宁河谷,西昌却与大理有着高度的相似性,甚至被誉为“一个缩小版的大理”。它的光热资源充沛,鲜花盛开,盛产四季水果,这一点连邻近的“天府之国”成都,也比不上。所以,《孤独星球》杂志,才这样评价它:“雅西高速的开通,让旅行者只要5个小时就能从成都的阴霾跳转到西昌的暖阳,但即便如此,大多数背包客仍然只把西昌作为前往泸沽湖的中转点,然后进入滇西北。事实上,西昌值得你花上几天时间,去触摸它真正的脉搏。”03一定有很多种风情,让你念念不忘。其中一个,名为彝族。“白雾还未散去,远山似倒影。”凉山全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这里最迷人的,就是彝族文化。彝族的语言特别好听,所以彝语歌也很出圈。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过一个歌手,叫莫西子诗,他就来自大凉山。他的歌几乎都是用彝语唱的,非常动人。他的音乐中,会加入大量“口弦”元素。那是彝族人常用到的一种乐器,声音低沉而洪亮,吹出来就像是在描述山脉和河流。有人说:“听过莫西子诗现场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幻觉,舞台和周围的喧闹瞬间会消失掉,一种似乎蝉翼颤动的声音,会让你蓦然穿越到茫茫的森林,你能看见拿着火把的猎人,飞翔在群山之中的山鬼。”很美,很遥远。你听完,满脑子都是那些森林和山脉,是篝火和呼唤。彝族就是这样一个神秘而美丽的民族,深藏在群山之间。还有一首特别优美的彝语歌,叫《阿苏拉则》。阿苏拉则,即彝族的毕摩。他是彝族社会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也是他们的“神明”。他三岁立志,五岁学艺,青年时游遍西南地区,搜集彝文经书资料,回乡潜心整理。蔡青年用阿苏拉则的名字,创作了这首动人的歌,诉说着有关这个民族的美好传说。你听的时候,同样感到有远山在呼唤,充满无限的生命力和泥土气息。“悠远又宽阔,万物往来,晨起薄雾,夜至凝露。”而从大凉山中最早走出来的,还有一个乐队——山鹰组合。对于彝族人来说,这是他们更熟悉的歌者,也是他们的骄傲。因为,来自大凉山的山鹰组合,“用歌声延续了一个民族的记忆”。“他们把火种和命运图像、刻于岩后然后对着岩石裸足舞蹈、老人在临死之前眼光穿透虚无之境、将最后一碗酒倒出来祭奠山神、有死者棺木放于水上、在祈祷和歌声漂流为梦魂。”——山鹰组合《橄榄树在梦中结满果子》04如果你来到凉山,那里有19件小事在等着你。①如果你来到凉山,一定要去西昌古城转一转。穿过大通门,在西昌老城的巷子里游走。府街、左营巷、三衙街,一种岁月流转的情愫,不经意间就萦绕于心。②如果你来到凉山,一定要去邛海看一看。邛海,以“海”为名,却不是海。那片高原水域,像另一个天空之境。山光和云影在那三十多平方公里的水域中,相互追逐,美不胜收。③如果你来到凉山,一定要登上泸山观风光。邛海在平面上状如蜗牛,泸山便是观湖最佳点。登上泸山,但见青山拥翠之中,烟波浩渺,波光潋滟。④如果你来到凉山,一定要去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参观一下。位于凉山冕宁县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它不仅是我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承担外星发射最多、综合发射能力较强的航天发射场。想进去参观的话,门票需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景区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9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