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s://www.7qicai.cn/chaoliu/xinchao/3394.html

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复旦大学教授、凉山文化旅游顾问钱文忠在《魅力中国城》电视录制现场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凉山这个神奇的地方,你可以看到古老的汉族的生活样态:汉族穿的服饰是明朝的服装,说的语言是明朝初年的南京方言。”其实,钱文忠教授所说的这些明朝初年中原汉族的古老生活样态,就是明代在今凉山地区设立“四川行都司(建昌六卫)”时形成的屯堡文化生活带,而他所称的“明朝的服饰”,也就是屯堡人家六百年来一脉相承的“屯堡服饰”。

早有所闻,通往泸沽湖路上的长柏乡有一个至今还穿着明代服装的村庄,去泸沽湖采风也有几十次了,都没有去探看一下,近日记者专程前往,了却积存在心里已久的一个夙愿。

盐源县长柏乡黑地村离凉山州府所在地西昌并不远,驱车也就5个小时车程,沿S道到泸沽湖旅游,必经过长柏乡,到了长柏乡政府,只需再要半个小时车程就到泸沽湖了。

“吃在长柏,游在泸沽湖”,是当地人爱说的一句话。长柏腊肉、土鸡品质很好,都是山里敞养的,细鳞鱼也是河里捕捞,肉质细腻鲜美,深受食客喜爱,所以长柏乡往往被称为去泸沽湖的“第一接待站”。

长柏乡地势东西北三面较高,属温热带气候,乡境内有永宁、拉萨两条河流,其中永宁河从南至北贯穿全境。全乡辖8个村,94个村民小组,盛产核桃、大蒜、胡豆、花椒,最有名的是红皮大蒜,个头大,香味浓,是长柏乡著名的土产。长柏所产名叫“小籽椒”的花椒,蒂上长有两个“小耳朵”,据说其香味比大红袍还纯正。

黑地村,坐落在长柏乡政府东北几公里处。黑地村曾经是一个封闭的山村,年才修好通村硬化路;在修永宁桥电站时,才建了桥。以前交通不便,当地村民卖猪要几个人抬着过河。河有二十多米宽,雨季时水流湍急无法通行。

黑地村是个多民族聚居村,辖13个村民小组,多人,汉族有曾、尹、杨、须、邓、廖、田等姓氏,人口占了全村人口四分之三。据村里老人讲,这里的汉族都是为躲避战乱逃到这里定居的,至今已历一二十代。生活习俗停留在过去,与山外的汉人社会一道随俗而化,真正是桃花源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老资格汉人”。

由于提前给乡里约好,专门找了几户村民穿上她们压箱底的传统服装,好让我们拍照,早早就在村口等我们。“嗬嗬,这些花花绿绿服饰还真没见过,就喜欢这样的土衣服,好拍照片,留存一段历史”。伙伴们不由得心里叫好。

黑地村汉族妇女,尽管平日里不穿世代相沿的祖辈传统衣裳,但箱子里都存有一套当年当新娘时穿的“花衣裳”。这样的服装从现在审美看,“土得掉渣”,却也古朴厚重,散发着意韵悠远的文化气息。如今还能看到五六百年前的明代军屯人家的屯堡服饰,不能不说弥足珍贵。

田姓来自于江西,有家谱为证。此外,田氏家族还有一门世代相传的手艺--烧碗。田兴珍老人说,她爷爷就会烧碗,使用的碗就是自己挖“凼凼”烧制。烧制的“土巴碗”有手指厚,结实耐用,哪家办酒宴,都来背去用。

这个遗落在泸沽湖畔的“世外桃源”,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至今还保持着清代的建筑风格,明代军屯人家的屯堡服饰和生活习俗,是一处让人眼前一亮的人文旅游开发景点。

素材来源

凉山日报全媒体

综合整理

五彩凉山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更多精彩文章请看这里!

春光烂漫时,品诗情凉山!

三月的泸沽湖,是花的世界

阳春三月到会东许你一场春暖花开

三月安哈梨花开,花海盛景等你来!

历史文化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如何得名的?

聚焦两会

代表委员谈红色旅游、全域旅游(图解)

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申报名单出炉!西昌、会理、冕宁入围!

阳光下偶遇红花紫荆!西昌超浪漫的这条路,你邂逅过吗?

千年古城

来会理,放慢节奏,让我们好好看看春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