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邱江陵·重庆万州
编辑/渝夫·天津河东
必须申明,小舅喇志军并非邱老师的亲戚,而是“女儿国”泸沽湖畔的一名摩梭人。
渝夫去过泸沽湖,也在那里度过一晚,看过摩梭人的走婚习俗表演,但只顾着看热闹了,没有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读了邱老师此文,顿觉豁然开朗。
我家同胞姊妹仨,哥、姐都已退休,我也年过半百。老之将至,更重亲情。正好堂弟胜平在攀枝花有建设工地,我便约了哥、姐两家在成都汇合,亲情自驾,一路向西!
8月10日从西昌经盐源县于下午4时许到达泸沽湖,堂弟的战友的战友杨鲁左已经在扎俄洛村路边等候我们。有个段子讲铁哥们有四种:一起扛过枪,一起下过乡,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其实后两种靠不住,共同的孽障暂时把彼此栓在一起,一旦事发,多半会狗咬狗。而战友情却是生死相托,割舍不断。
杨鲁左,摩梭人,扎俄洛村第二村民小组组长。他给我们联系了住宿,宽宽大大的摩梭人小楼,每房元/天。时值旅游旺季,旅社都涨了3-5倍,我们刚刚离开的西昌,平时元的房价,这几天已飙升至多元。
晚上,杨鲁左又邀请我们参加村里举办的商业性的篝火晚会,杨组长免了我们的门票。摩梭人围着火堆跳舞,舞姿与藏人、苗人、土家人差不多。但这里的舞会,游客不是围观者,而是参与者,互动的晚会才是大家共同的节日。惊叹于摩梭男人的高大、摩梭女人的纤细,我以为是从外地雇来的演员,杨鲁左却告诉我这20多个男女青年都是本村的摩梭村民(存疑)。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摩梭人的生活,晚会后我们邀请了杨鲁一起吃宵夜。杨告诉我:村里共有33户人家约口人。摩梭人仍保留着母系为主的家庭结构,家庭中无夫无父,通常是由老祖母执掌家政,老祖母也可能将家政大权交给年长的女儿。男子实行走婚,一直住在母亲家,所以摩梭人都是大家庭,一般都有二、三十口人。杨鲁左家分过家,姨娘另立门户,现在家里有十几口人。母系家庭里舅舅是主要劳动力,他有抚养外甥的义务,这里是真正的“娘亲舅大”。这些年与“走婚”并行的还有“结婚”,倘若男子结了婚,就得离开母亲家,按规矩必须是净身出户,但有的家庭也可能分给舅舅一点财产。杨鲁左30多岁了,尚未婚配,他告诉我打算“结婚”。目前他在母家修建了多平方米的旅馆,如果结婚,所有的财产都得留在母家。估计他已经与家里商量好了,他准备再建多平方米的旅店,这部分财产他是可以带走的。我问:摩梭人传统的走婚制度还能坚持多久?杨答:可能坚持不了多久了。
在我们喝酒的小店,陆陆续续又来了几拨人,其中一人是刚刚在晚会上主持节目的“小舅”,还有一位是在晚会上唱歌的摩梭人“情歌王子”,他们愉快地接受我们的邀请,与我们同饮。小舅40来岁,名叫喇志军,摩梭本名叫喇次尔丁。小舅熟知摩梭文化,会创作摩梭歌曲、讲述摩梭历史,也会唱歌跳舞,还能主持晚会,应该是村里的一位能人。小舅家里有40多口人,自己的外甥已经不少,因为他的多才多艺,在村里有影响有地位,所以村里的许多年轻人也都叫他小舅。
我请小舅讲讲摩梭文化,小舅很认真地给我们作了介绍。摩梭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许多学者认为摩梭人是蒙古人的一个支系,但小舅认为摩梭人是羌族的后裔。目前摩梭人主要居住在大凉山地区,仅泸沽湖的周围就有2万多,全部摩梭人加起来,应该与彝人的数量差不多(西昌奴隶制度博物馆的数据彝族共有多万人口,我的判断摩梭人显然要少得多)。摩梭人有自己的语言,但只有几十个符号文字。小舅告诉我们:外人对摩梭人感兴趣的是千百年来延续的走婚制度。对于走婚制度,学界有许多的研究,也有许多的误传,他比较认同的是香港出版的一本书《无夫无父的社会》(我记得不准确)。小舅强调:走婚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么浪漫、无序、随意,其实也基本上是一夫一妻相对固定的婚姻关系。
之所以有走婚的习俗,小舅讲了两个原因:奴隶制度时期,一是娶亲的彩礼很高,二是头人会对婚配课以重税。普通农奴家娶不起媳妇,男女情投意合,于是男不娶女不嫁,夜里男人到心仪的女方家投宿,白天又回到母亲家,就这样形成了走婚的传统。
小舅讲,随着泸沽湖的开发,如今的摩梭人都富裕了起来,政府给每人批30平方米的宅基地,许多家庭都建起了几百上千平方米的旅店。据说有一户人家拿了一亩地交给山外的人搞开发,先付了主人家万元,旅店经营十几二十年,会无偿地交还给当地的主人。村里还集体经营游船、歌舞表演等项目,收入相当可观。同时,政府每年还给摩梭人补助1万多块钱(我估计是景区收入补助),一个家庭仅此一项每年就有十几、几十万的收入。近几年外地的姑娘纷纷下嫁泸沽湖的摩梭人,就是明证。
小舅的媳妇是新疆人,第一次来泸沽湖就爱上了这个地方,第三次来时,经不住小舅的死缠烂打(小舅语),心甘情愿地嫁给了小舅,现在本地一个现代大型酒店上班。小舅的媳妇叫李均,也在我们邻桌用餐,我们向李均证实这段传奇的情缘,李均笑得很甜蜜。我们问情歌王子喇兵,他说也在恋爱中,对象是西昌的姑娘。再问另一位姓喇的帅小伙,他说他的对象是上海人,正在热恋中。
应我们的邀请,小舅给我们唱了一首摩梭民歌。当然我们不会放过情歌王子,他前后给我们唱了4首摩梭情歌,有汉语的,也有摩梭语的。
谈话、喝酒到了夜里12点多钟,此时下起了大雨,杨鲁左组长安排正与上海姑娘恋爱的小帅哥驾车把我们送回了驻地。
作于年8月22日
邱江陵,男,“60后”。重庆市万州区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曾任中学教员、教科所长,并在教育和文化行政部门任职。获多项市(省)政府和市教委教育教学成果奖,在国家级及省级期刊发表教学论文二十多篇。多年担任市、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常委,体察民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