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以下简称“四川中行”)大力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机制建设、过程管理方面统筹推进项目落地,攥指成拳提升重点帮扶县金融服务覆盖面。四川中行立足资源禀赋,重点挖掘特色产业、川版“10+3”产业、重点投资项目在重点帮扶县的市场机遇。截至年7月末,为12个重点帮扶县的重点项目授信支持近百亿,涵盖水电、风电、高速公路等多个领域。
金融化雨激活力,信贷支持育先机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南边陲高寒地区的攀西大裂谷,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全州共17个县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有10个。四川中行实施对口指导,做好对重点帮扶县的精准施策,创新普惠授信抵押试点,将凉山会理支行作为抵押创新试点行,积极摸索自建房抵押作为缓释的普惠业务发展模式,择优支持优质类客群。开展“产业+供应链金融”,结合凉山会理石榴、盐源苹果、雷波脐橙、布拖紫洋芋、金阳青花椒、昭觉苦荞、烤烟等特色产业,围绕核心企业,引入农业担保公司,择优支持种植业上游农户及下游优质企业,已叙做“石榴贷”等特色信贷产品,链式支持地方农业支柱产业。
位于凉山州盐井镇的某知名建筑公司主要负责凉山盐源县、雷波县、美姑县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异地搬迁项目施工,为抢抓项目工期,公司面临较大资金压力,为支持县域项目顺利实施,四川中行组织专班人员,通过量身制定“税贷通宝”信贷支持方案并及时投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破解企业资金难题,赢得企业赞许。
创新服务谋发展,定点帮扶谱新篇
在传统信贷支持之外,四川中行也在积极探索创新服务的定点帮扶之路。分行派驻至普格县开展驻村定点帮扶的“驻村书记”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强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建设;与凉山普格县签订《重点帮扶县定点帮扶合作协议》,持续推进对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的信贷支持;在重点帮扶县空白乡镇增设3个物理网点,将中行特色服务带到重点帮扶县,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重点帮扶县喜德县位于四川西南部山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北部,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四川省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县。喜德县矿产资源丰富,凉山中行积极响应重点帮扶县工作,围绕钢钒核心企业,认真梳理矿业产业上下游供应链,该行在市场调研走访中了解到,位于喜德县李子乡大兴村的某贸易公司主要为钢钒核心企业加工烧结矿,且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加工费,有大量的贴现业务需求。凉山中行与上级机构部门成立金融服务专项小组,及时上门与客户对接,积极为客户打通“票E贴”产品流程,快速办理贴现业务,“贷”来及时雨,缓解资金压力。此外,四川中行以此为支点,撬动凉山州其他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绿色能源、矿产资源项目贷款,如盐源的风光水绿色能源、雷波的水能资源、布拖的风电资源等,为凉山8个重点帮扶县提供公司、普惠贷款数十亿,同时储备的贷款项目覆盖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喜德县、越西县、昭觉县、雷波县等7个重点帮扶县,用金融“活水”灌溉重点帮扶县沃土。
压实责任优服务,同频共振开新局
理塘县是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的重点帮扶县,当地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川藏铁路的建成,将成为进藏首选,预计将承担超过48%的进出藏客运量。理塘县用文旅、农牧、商贸三大产业谋划建设好铁路经济带。今年以来,四川中行坚持“融通世界,造福社会”的初心使命,下发了支持国家重点帮扶县工作措施和重点,立足甘孜州特色产业和服务能力,开展产品创新、提升服务能力,根据重点帮扶县对口联系政府,在辖内分支机构中选定主责任行,对口联系、精准帮扶理塘县发展特色产业。该行通过多次实地走访甘孜州政府、驻州四川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考察当地农牧产业状况,成功对接当地牦牛肉生产企业,通过银担合作模式,为企业制定“美丽乡村贷养殖贷”服务方案,支持企业更好的推广当地理塘牦牛肉。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四川中行将继续通过深耕当地产业,优化服务、以点带面,跨越物理网点对金融服务的限制,将信贷资源有效配置到重点帮扶县,为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
文/明洪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