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西、四川的森林火情牵动着很多人的心。特别是在危险时刻奔赴火场,矢志坚守甚至壮烈牺牲的消防员,让人敬佩泪目。
在这场人与火的较量中,有一支不久前从冰雪南极执行科考任务回国的队伍——中信海直通航的机组人员,他们也加入了此次灭火行动。
3月29日,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王陶乡郭家坪村附近发生森林火灾。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情况危急。
中国海洋报记者4月3日获悉,多次参与我国南极科考的机组临危受命,兵分两路,紧急驰援。一路为18名机组人员和3架“卡-32”直升机奔赴木里县,另一路为8名机组人员和1架“卡-32”直升机奔赴沁源县,执行空中灭火任务。
曾参加3次南极考察、此次参加木里灭火的飞行员刘新全告诉记者,中信海直通航公司原有1架直升机驻守在距起火点公里左右的西昌机场,先期紧急出动。公司又从四川盐源县和云南丽江紧急调来两架直升机增援。
“此次灭火的最大困难就是飞行海拔高,地形和气象条件十分复杂。”刘新全说,直升机从机场起飞,需先飞抵海拔米的雅砻江取水,再升至海拔米的起火点用吊桶洒水灭火。截至3日14时许,3架直升机已飞行20多个架次,总取水量70余吨。与木里县相比,沁源县海拔较低,但火场风大、能见度低,机组人员从附近水库直接取水救火的难度很大。
记者了解到,此次参与两地灭火的机组人员,多数参与过我国南北极考察。他们参加过营救“绍卡斯基院士”号和马航搜救、泰山站建站、南极考察站卸货等重大任务,在人员运输、吊挂卸货、后勤保障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卡-32”直升机是各国在南极考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机型,最大起飞重量12.7吨,机外吊挂载荷5吨,巡航时速公里,最大航程公里。
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南极工作时的照片吧——
最后,小编想向他们道一声:辛苦了!
(中国海洋报记者郭松峤,编辑吴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