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消除绝对贫困任务完成以后,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如何确保不发生大规模返贫,如何实现乡村产业兴旺?3月8日,新京报全国两会经济策论坛邀请来自政府、学界、基层、企业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讨这一话题,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扶贫开发局局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降初,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斌,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

降初:农村产业发展需要长期推进要形成利益连接机制增加农民收入

四川有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规模居全国第二,帮助异地扶贫搬迁人口,关键还是发展产业。降初表示,农村产业兴旺很重要,但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农业还是没有摆脱弱势产业的地位,农业产业发展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我们现在理论上是成熟的,模式也比较多,但是现在典型不少,亮点也不少,但是复制起来的难度比较大。”

降初在介绍四川的脱贫攻坚经验时表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抓产业,但是产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需要做二三十年才能成规模,任务重,需要坚持。比如四川凉山是深度贫困地区,凉山的盐源县产业发展也不错,比如盐源的苹果,产业规模、收入比重也是相当大的。但是盐源还是有很多贫困群众,因为一部分贫困群众分布的地区是不能种苹果的地方,海拔比较高,发展其它产业难度也比较大。盐源的苹果产业好的原因也是三十年如一日一直在抓,中间也出现过一些波折,但当地政府坚持做下去,该改良的时候就改良,该加强管理的时候加强管理,到今天形成一个比较好的规模。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凉山的会理县,会理的石榴现在也发展成为非常大的产业,也是因为持续地抓产业。

降初表示,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压力,比如,没有规模的形不成带动效应,但规模大了又出现同质化,时间长了会出现“卖难”的问题,或者即使卖得出去价格也不高的问题。其中,电商是一种解决的方式。“在中国农村电商不是雨后春笋,可以说是暴风骤雨,到处都是。”但是在推进电商的过程中,还是要分析发展重点,其中一个关键是要有流量,而且要是有效流量;还有部分地区,电商要做成有规模、高端的模式。电商发展中政府要起到主要作用,要把有产品的地方的电商推向高潮,真正把“卖难”的问题解决了以后,把有的东西全部卖出去,还要把好东西卖好价钱。

降初还提出,农业产业发展还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带动的模式不太成熟。现在如果补贴少一点,或者是用工多一点、用工的工资高一点的话,农业产业的利润就会摊薄,甚至可能会没有利润,所以,如何形成一个利益连接的机制是当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既要发展大的农业产业,也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174.html